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2019-10-03 14:23:55)
分类: 书法

李建阁/雨橋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至今无人超越的高峰。

王羲之不仅仅是一个人书法杰出,而是整个家族的书法水平令人仰视。

 

古人十分重视书法的授受与传承问题,凡是书法大家,都是得到口传手授“书法真诀”的人。而笔法传授主要以“家族血缘、师徒关系”延续。口传心授,上下不断,谱系脉络清晰。这种传承对外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封闭性特点。

 

在探讨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之前,我们先欣赏一下王羲之家族的书法水平。

 

王羲之伯父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琅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善于书法,以行草最佳,学于钟繇卫瓘,自成一格,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王导十分热爱书法。他在东迁之时,把钟繇的《宣示表》缝入袖中,誓言“贴在人在,贴亡人亡”,足见其对书法之热爱。他常教诲家族中人要尊重书法,他的堂侄“书圣王羲之,堂侄孙王献之,孙王珣王珉,都是一代书法家。

 

王导省示帖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导二儿子王恬书法

丞相王导次子。少时尚武,不为公门所重,后袭爵为即丘子,官至中军将军。善弈棋,为中兴第一。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多才艺,善隶书,与济阳江霦以善弈闻。”

得示帖: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导三儿子王洽书法

晋(三一三至三五八) 字敬和。导诸子中最知名。历官至吴郡内史 ,徵拜中书令,苦让不受。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

他曾与王羲之一起研究书体,变章草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为时人所仿效、赞赏。这是他在书法艺术革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贡献。与他的从兄王羲之一起,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新纪元。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导六儿子王荟书法

王导第六子。授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时年饥粟,人多饿死,其以私米作稠粥,济活甚众。后转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卒于官,增卫将军。承家学,善行书。南梁庾肩吾《书品》列其书为下之上品,并云:“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传世墨迹《万岁通天帖》中有其《疖肿帖》

翁尊体帖: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洽儿子王珣伯远帖

《伯远帖》,为东晋王氏存世唯一真迹,文中伯远是王羲之长子王玄之,二人平辈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珣之弟王珉书法

王珉(351—388),字季琰,小字僧弥。王洽子,王珣弟。少有才艺,工隶及行草书,名出珣右。累官散骑郎,黄门侍郎等,后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

中书令王献之英年早逝,43岁死在了任上。他死之后,朝廷就从他的堂弟中选了王珉任职。王珉干了两年,也死在了任上,年仅38岁。这二位中书令名声极好,时人便称王献之为王大令,王珉为王小令。

王珉是王献之之后书法成就最大的王氏后人。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叔父王痹书法

王羲之族孙王僧虔的《论书》,说到王廙(276-322年)时说:王廙右军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明帝师,书为右军法。(书法是王羲之老师)

王廙号称江东“书、画第一”。晋明帝司马绍和王羲之幼年时皆他为师学习绘画、书法。

王痹“二十四日帖”: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痹祥除帖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兰亭序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书法

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中书令王献之的哥哥,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善草书、隶书。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深信五斗米道,孙恩攻打会稽时,不听手下进言,不设防备,祷告后相信已请得鬼兵助阵,因而与诸子一同遇害。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虽然政治上很失败,但书法却得到父亲指授,工草隶,颇有可观之处。

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献之)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三子王涣之书法

东晋王羲之第四子。自幼学习书法,善行草书。

参加了传誉千古的兰亭聚会,留有兰亭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五子王徽之书法

王羲之第五个儿子,字子猷。东晋名士,东晋书法家。其书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仅次于其弟王献之。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及黄门侍郎。徽之自幼追随其父学书法,在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传世书帖中有《承嫂病不减帖》 、《新月帖》等。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六子王操之书法

王羲之第六子,母亲为郗氏,擅长于草隶。

353年参加那次著名的兰亭之会,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有王宣之、王慧之二子。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七子王献之书法

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的驸马,东晋书法家、诗人、大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他非草非行的新书体,被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王献之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四世孙王增虔书法

王僧虔,为王羲之四世孙,二子王志、王慈都是当时大书法家。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增虔儿子王慈书法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增虔儿子王志书法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书法

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与王羲之已经隔了近三百年。

智永是从晋至唐代书法极关键的一个人物,上承王氏家学,下启唐人书法,对欧虞颜柳书法有极重要的启发。唐初大家虞世南,曾跟随智永学习书法。

从王羲之往后,历经多次朝代更替、战乱频仍。三百年间,琅琊王氏香火不灭,书法一直未断传承,各代都有书法大家,但留存下来可考姓名和书法作品的不多,实是一大遗憾。

 

扛起中国书法半壁江山的王羲之家族(六) 

 

这是令人震惊的书法现象,其王氏家族的任何一件作品,放在宋代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堪称经典大作。

我们看到,王羲之叔父王导,王导的众多儿子,王羲之,以及王羲之的七个儿子,都效力朝廷,身居军政要职,并非专职在家,一心研究书法。甚至可以说,书法只是家传业余特长。

但整个王导与王羲之家族都能达到这么高的书法水平,这里面没有“学书秘诀”吗?

特别是七子王献之,仅活了43岁,其大草水平已超越其父,号称“小王”。这里面一定有密不外传的教学方法。

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什么?

王羲之的书法教学秘诀是什么?

我们下期先探讨王羲之如何继承了蔡邕、卫夫人的美学思想。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