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上段文字出字《荀子》劝学篇,最后有“故其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所立乎!”意思是不当的言行会给自己招致‘辱’或‘祸’,君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自己所树立的形象。这句话真是人生的至理,故下面细说之。
上面说不当的言行都会给自己招致‘辱’或‘祸’,因此要注意“慎行”,那到底什么样的言行是不当的言行呢?又如何注意呢?在我看来,不当的言行就是虚伪的言行,也就是不能表达真我的言行。至于如何注意,那就首先要分析一下出现虚伪言行的原因,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首先,是错误的意识(或潜意识),出现虚伪的言行者大多有一种错误的意识(或潜意识),认为表达和别人相同的观点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好感,以致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屈己从人,附和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而且丝毫无益于自己的人际交往,相反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视。其次,则是由于怯懦的性格,这种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弱势,面对不同的观点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或羞于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以上两种往往都会‘立’出错误的形象,从尔给自己招致‘辱’或‘祸’。有上述问题的人要看到自己‘招祸’‘招辱’的原因,首先从认识上纠正错误意识,做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再就是改变怯懦的性格,做一个勇敢的人。我知道,改变自己长时间的习惯和性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分三步走,第一,尝试去做,就是用意念逼自己去做,逼着自己去表达真我,逼着自己去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附和别人。第二,就是苦力坚持,这是改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往往许多人在尝试去做时感觉特不习惯,特别扭,特为难,往往坚持不了长久,就松懈了,所以走到这一步时,就需要苦力坚持,时时提醒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只要能长久的坚持下去,那就能达到胜利的第三步---养成习惯了,习惯的养成之时,也就是性格改造的成功之日。
君子慎其所立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