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协会
(2012-08-21 03:56:51)
标签:
计划生育政策空巢老人养老杂谈 |
分类: 散文纪实 |
如果没有国家统计数字说现在男女比例已严重失调,不久的将来会多出3000万的光棍,我真的很难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会男多女少。因为我原来工作的几个单位的同龄人生下的几乎都是女儿,我参加的县书法协会的骨干们生的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儿。现在女儿业已长大,不知不觉进入了谈婚论嫁的序列。
仿佛是为了印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的真理似的,从上午我拜访的几个人到下午拜访我的几个人和晚上一起吃饭的几个人,生的都是清一色的女儿,如果聚在一起女儿们足可以成立一支娘子军了。
有意无意把话题集中在女儿的前途身上。女儿们一部分还在上着大学,一部分参加了工作。上着大学的总不免羡慕出来工作了的,说多了一份工资,少了一份负担;工作近的也不免羡慕起那些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工作钱赚得多的,说你的女儿比我的有出息;上普通大学的也不免恭维上重点名牌大学的,说你的女儿将来不用愁,前途无量。
说长道短拉家常,幸好都是自家事,也没有太认真。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点,那都是靠工资吃饭的,生的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外公协会的。你比他长不了多少,他比你短不了那里去,大家彼此彼此,嘻嘻哈哈笑一笑了事。
不过说到外公协会,也有人很认真的。有一位刚刚退休的老领导,对自己的外公身份很不以为然,很忌讳别人问他外孙怎么样,正颜说,我是他的姥爷。搞得我们都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后来才知道,他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外公,外公意味着没有继承的子嗣。
这种情景自然是执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后遗症。当大家自我安慰说还是生女儿好的时候,还是透出了些丝丝的遗憾。有人问我你怎么看,我说都一样。不过说实在的,过去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反正只有一个,的确感觉生男生女一个样。现在让他们一搅动,往深处一想,情感上好像是有些不一样,不然也没有娶与嫁的区别了。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只生一个好”的口号是最大的忽悠,“女”和“子”合起来才组成好字,可是那是国策,你没得选择。
特别是自己的女儿将来可能会离我们在远方工作,当我们做父母的都变成空巢老人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当我们需要亲情眷顾润泽的时候,我们那时的情感又会怎样?虽然现在想这个问题似乎还太早,但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光隧道都能穿越的今天,未雨绸缪也不能说这是人生的奢侈。
外公协会的,我们目前都还能十分自然自我解嘲般地开着玩笑,也许到老的时候,就笑不出来。其实,我们也明白,即使是生的是儿子,现实中大多数也不可能在你身边,让你享尽天伦之乐。不过为了将来的快乐,我还真的希望到时候能成立这样一个能够相互扶持相互开心的协会——不管是“公公协会”还是“外公协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