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卞之琳的《鱼目集》

(2018-08-26 00:08:1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卞之琳的《鱼目集》作者:張樸之
    卞之琳先生是中国少有的真正诗人。他的薄薄的第一部诗集《鱼目集》,只有29首诗,却因其中三首杰出短诗,值得铭记。这三首诗给我们带来真正属于诗的写作启示。
    第一首:

                                      寂寞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第一节两个场景和第二节两个场景,穿插照应,均以极为俭省的文字建构而成,却将一个人的一生的命运轨迹完整呈现。其中丰富的生命意蕴不着一字,却尽数表达而出。以短短8句,4个场景,写尽一生,而又如此内蕴丰满,体验深刻。视角选择高明,精粹的笔墨更让人叹服。

    第二首: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短诗极为著名,大凡熟悉中国现代诗的,几乎没人不知道这首诗。短诗4句,两个场景,以层层递延的视角建构场景,将相思之情完全以场景化的方法表达出来,既写出了相思对象的情貌,也写出了相思者的情貌,令人涵咏不尽。

    第三首:

                                        距离的组织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这首短诗无非写一个下午诗人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却落笔不俗。比如,“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这是将明信片的风景与现实打通了;“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及以下,乃是诗人倦极困睡中的梦境;“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诗人被友人来访叫醒,“一千重门外”用得极佳;“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更是将外面下雪和时间点出,颇出新意。诗人只是构建场景,情感与体验完全隐藏在诗句背后。叙事的语言也极度陌生化,避开了庸常的手法。整首诗作为一个场景,将诗人寂寞的情怀以及友人来访带来的惊喜完全表达出来了。

    场景化,片段表达的精粹性,语言的陌生化,表达者的否定性存在,这些真正属于诗的表达的精义,可以借这三首诗,比较具体的道出。


                                                                  2015.10.9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