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2008-06-27 22:23:57)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不负如来不负卿

鸠摩罗什

龟兹

杂谈

分类: 我的小说-《不负如来不负卿》

2006年央视拍摄的大型记录片《新丝绸之路》第四集《一个人的龟兹》,介绍的便是龟兹名僧鸠摩罗什。挺喜欢纪录片里挑的演罗什的演员。是个老外演的,很儒雅帅气。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纪录片里说罗什的妈妈——龟兹公主叫罗什。记录片在罗什母亲的名字上有处理不对的地方。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鸠摩罗什的名字本来就是根据天竺人的习惯,用父姓,母名。鸠摩罗什的梵文名是KUMARAJIVA,KUMARA是姓,JIVA是名,所以也翻译成鸠摩罗耆婆。典籍中称他母亲为耆婆,而非罗什。KUMARA是天竺一个很大的婆罗门姓氏,玄奘在印度时,就曾经得到过鸠摩罗王的盛情邀请。

 

记录片里称罗什之父为鸠摩炎,母亲为罗什,是把鸠摩当成姓,罗什当成名的。这样处理,是因为典籍中对罗什的称呼有“什”,和“罗什”。其实称“什”才正确,称“罗什”只是汉人的习惯。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我在《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第八章里就曾详细地解释了他名字的由来。所以纪录片里这样讲,反而让人混淆。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克孜尔千佛洞前的鸠摩罗什雕像)

不过,短短40分钟的片子,的确也无法承载太多信息。央视拍这部片子在纪录片里已经算不错了,配乐《新丝绸之路》也非常好听,尤其是为罗什这一集配的《一个人的龟兹》,音乐前段是敲木鱼的叮咚声,非常空灵。而且整支曲子大气却悲凉,挺符合罗什的一生际遇。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在克孜尔千佛洞前,有一具罗什的铜像。我曾经仔仔细细地盯着他,似乎看到了那个命运多舛的龟兹王族。我很喜欢这具铜像,有他的睿智与悲悯,坐在千佛洞前,凝视着来往的游人。似乎,就是从看到他的铜像起,《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有了雏形。

 

提一句,这里的两张罗什铜像照片不是我拍的。我拍的照片因为会用于下册的小册子中,所以不提前曝光了。

 

罗什在长安圆寂,死后按照天竺风俗火化。据说“形随薪碎,唯舌不灭”。他的舍利塔在西安户县草堂寺。那里也是他译经的场所。贴给大家看看罗什的舍利塔。我去过西安几次,却没去过户县瞻仰大师的舍利塔,至今都甚为遗憾。这照片,不是我拍的。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补充一点关于龟兹的资料。我在文里借艾晴之口说过,曾见过龟兹博物馆里一具压扁头骨的女性尸骨,这是真的。我还拍了照片,希望不会吓到MM们。

《不负如来不负卿》照片资料

我朋友说我有个癖好,喜欢钻坟堆。我自己细想想,好像真的钻了不少坟堆。我没做考古工作,真的挺亏的。下次整理一下,专门讲一讲我的钻坟堆经历。最恐怖的一次,是在埃及,我一个人爬下十几米深的墓道,只有一只手电照明。同行的男生怕我出事,下来找我,结果看到半个头盖骨,吓死了,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