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脚尖向上的草鞋(组图)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 |
分类: 南方开讲 |
谢有法全家福
1995年1月9日,谢有法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他那双曾在长征后留下来作纪念的草鞋,仍挂在他的书房洁白的墙壁上——脚尖向上,一前一后,仿佛它们还在走着,永远不会停下来。
谢有法在沈阳军区任副政委时,夫人贺伟在辽宁省建委工作,上下班正好路过省建委,但他却从没有让夫人搭过便车。一次天下雨,贺伟打电话让谢有法送把伞过来。谢有法转脸看看顺窗流下着的雨水,说伞可以送,车是公用的,不能去。结果,贺伟在路上摔了一跤,弄得满身泥水。
一天,保健医生为谢有法检查身体,让他躺平,发现他的双脚竟从床头的方框间伸了出去。谢有法身材高大,有一米九几的个头,原来在沈阳军区时是管理处特地为他订做的床。调到北京政治学院搬家那天,工作人员把床装上车,他又让人卸了下去,说那是公物。到政治学院后,见公配的家具已摆好,他便将就着用了。医生事后向秘书反映,秘书忙向他请示订做一张床。谢有法不同意,说既然已经用上了,就不要浪费再做了。秘书请谢有法的夫人出面劝说。贺伟两手一摊,说没用的,时间长了你就了解了,他这人一旦话说了,谁也甭想让他改变。后来秘书发现床头可以挪动,将两个床头拉开一些,找了两块木板垫上,等于加长了50厘米。第二天,谢有法对秘书说:“还是你比我聪明。”
1983年6月的一天,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金冶来看望谢有法。安排吃饭时,秘书特地请示他要不要在招待所安排一次。谢有法仍要按老规矩在家请客,考虑到是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他交代秘书从招待所订两三个家里不能做的好菜,但要按标价付钱。秘书照办,花了110块钱。
1992年4月,谢有法的儿媳妇樊敏英从上海来到北京打工。樊敏英原是福建某部医院的护士,与在南京军区某部工作的爱人谢晓武一直两地分居。谢有法恢复工作后,他们满以为可以实现团圆梦了,谢有法却总是拿“大道理”推来挡去,始终未能如愿。生孩子后,樊敏英迫于生活压力,转业回了上海。可上海住房紧,若是真的让谢晓武也转业进上海,难说何时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她思来想去,还是把团圆梦做到了北京。她以借调名义到此打工,就是想给公公施加点压力,以解决祖孙三代长期三地分居问题。然而,半年过去了,小宝宝也该上学了,公公仍是无动于衷。这天晚上,樊敏英含泪走进谢有法的书房说,爸,您虽然离休了,可许多老部下和学生都在高层,只要您打个电话,咱一家就能团圆,我最后求您这一次。
谢有法老半天才开口,他说,敏英啊,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们了,问题的关键不是你最后求我一次,而是该不该办,该办的事情不用求也得办,不该办的事情根本就不应该要求办嘛。便不再说话了。一年后,儿子谢晓武转业到上海,在岳父家的两间小房里“团圆”了。
谢有法,(1917年4月16日—1995年1月19日),男,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秀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兵团、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任,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山东反“扫荡”、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战争第二、第五次战役。他锐意进取,任劳任怨,清正廉洁,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颇多建树,被誉为“优秀的政治工作者,艰苦奋斗的楷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推荐阅读下面的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