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颈腰椎   关注健康

(2012-05-20 21:04:50)
标签:

杂谈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47岁的廖先生是某家旅行社的老总。4年前的一天,他突感心慌、胸闷,去医院检查,结果心脏功能正常,其他脏器也很健康,医生一时找不到病因。今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廖先生的妻子在看电视上一档健康节目时,忽然发现节目中一患者的症状与丈夫一样,经诊断居然是颈椎病引起的并发症。在妻子劝说下,廖先生来到一家专门诊疗颈椎、腰椎病的诊所,医生告诉他,他的情况是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致使颈椎变形并开始压迫心脏交感神经,导致出现心脏功能紊乱,产生出一系列的冠心病症状。确诊后,经过近3个月的颈椎康复治疗,廖先生已无任何心脏病症状出现,生活工作也步入正轨。

埋头苦干 

颈椎早衰

    1、晨起后头晕

正常情况下,早晨起来时应该感觉头脑清醒。如果晨起后头脑昏昏沉沉的,或者有头晕现象,患者可能有颈椎骨质增生,压迫颈椎动脉,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另外,人在血黏度增高时血流减慢,血氧含量下降以致大脑供血供氧受到不良影响,而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现。所以早晨头晕、头昏者有可能患有颈椎病或患有高黏血症。

   2、猝倒

  颈椎骨质增生会导致猝倒。当颈椎发生增生性改变时,会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发生供血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在猛回头时,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但是倒地后能够很快清醒并且站起来。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意识障碍,也不会留下后遗症。此类颈椎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高血压

  颈椎病会致血压升高或降低,以血压升高较为多见,称颈性高血压。该病近年有增高趋势,发病时表现为发作性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快、头痛、面色潮红、出汗等,常常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常伴有颈部疼痛、发紧、上肢麻木等症状。

  颈性高血压发病机理为颈椎病以及颈椎综合征的继发征,以及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对神经、血管产生挤夺,牵拉刺激交感神经以及颈部动脉,颈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脑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外周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被称为“颈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

  4、吞咽障碍

  有的患者感觉喉部发痒、有异物感、吞咽困难时,以为是食道癌,但是通过检查,食道正常。经过CT扫描,才知道是颈椎出现问题,导致吞咽困难。

  颈椎病导致的吞咽困难,有以下特点:吞咽障碍时轻时重,与颈部位置有关;能够自行缓解;少数病例伴有吞咽疼痛等。由于这些症状和食道癌症状相似,如果误诊为食道癌,就会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所以,出现吞咽困难时,应该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颈椎是否退化或骨质增生,并进行正确治疗。

  5、视力障碍

  颈椎病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睛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视野缩小等。

  6、颈心综合征

  颈背神经后根受颈椎骨刺激和压迫所致。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早搏以及心电图ST段改变等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冠心病。

  7、落枕

    颈椎周围韧带松驰,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的功能,被称为“颈椎失稳”。此时,椎关节可能已经发生错位。如果经常落枕,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让椎关节继续失稳、错位、就可能会累及椎间盘,导致颈椎骨质增生,逐渐发展成严重的颈椎病。

 

   病症花样多

   腰椎也伤不起

   腰椎病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但由于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椎管管径、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及 个体敏感性等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病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下肢电击般痛:80%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可行走,呈跛行状态;重者需卧床休息,喜欢屈腰、屈髋、屈膝位。 

    3、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冷、发凉。主要是因为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至。间歇性跛行的产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与腰椎管狭窄相似,主要是由于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症状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