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解决灰色地带、医改难成功(评医改方案四)

(2008-10-27 14:50:56)
标签:

医改方案

回扣

池子

灰色

四川康骨医院

赖志刚

健康

分类: 感想体会

不解决灰色地带、医改难成功

文/赖一刀

     上周正好参加EMBA培训,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魏杰教授给大家解惑《社会主义经济论与实践》。当然,他主要讲到的是国企改革问题,但在我听来,医疗改革与国企改革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医疗卫生服务是居民公共消费的范畴之一。而国企改革所遇到的问题,我想医改已并不是例外。

新的医改方案,一定要勇于直面问题,暴露现行医疗制度的缺陷。比如:在医疗行为中的回扣、红包等灰色地带怎么解决。这可是老百姓深痛恶绝的事啊!当然,医疗腐败在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不能因为它存在着普遍性,我们就绕道走,绕是绕不过去的。比如:老百姓反应的药价过高,而通过招标、挂网不降反升,与老百姓的心里差距越来越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有权威媒体报道,南方某医院查处药品回扣。在这家医院的200名医生,其中140多名医生都与药品回扣有关,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经揭露了器械回扣问题。说是内固定材料一般回扣都在2535%,都进了主刀医生的腰包。我真不愿意这些信息是真的,但我相信通过权威媒体多方求证报道出来的信息,应该说可信度是非常高的。老百姓看了以后作何感想!医疗信息极不对称的条件下,我买东西,我不能抉择,交给委托人而委托人又在利益驱动下,卖给我的东西,并不适合我。可能还会对我有伤害,那我该怎么办?难怪医患关系如此紧张,这都是我们改革不可回避而必须直面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也不再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几乎是一种大家都知道的普遍现象。那么,如果一个池子里,死了几条鱼,我们可以归结为这几条鱼对池子不适应。但如果池子里的鱼都死了,或者是大多数的鱼都死了,我们是不是该找一找池子的原因。而不是鱼的原因呢?一句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一找我们的制度或者是体制出了问题。

当然,要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我想首先要转变我们的价值理念,正确对待现代差别理念。即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决定人在社会或企业里的分工差别。而医生这个行业,即投入了高额的教育成本,又投入了很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承担着极高的风险。如果我们不承认医生属于高智商和高风险的分工差别,那就会同现行制度一样,决定了他们的收入和普通人没有差别,甚至还更低。如果收入方式没有差别,那就会导致收入水平无差别或者是负向差别。这方面做医生的已经举出了很多例子,那么这种价值理念下,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记得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项服务,如果不能得到时相应公平的价值认可时,就必须通过其它渠道寻求补偿。也就是像现在一样,你该给我的不给我,我把不该花的花了。比如:过度的检查和开大处方,你该给我的不给,我不该拿的拿了;比如:药品器械回扣、红包等,你该给的不给,那我就可能干点不该干的;比如:私自外出走穴、手术等。可能有人要提出来,是不是把该给的给了,就一定能杜绝医疗行为的灰色地带呢?不能肯定,但总比绕着走,不触及,不变革要好得多吧!制度是变迁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登山一步不能到顶,但总比一直在山下徘徊要好得多吧!

未完待续…… 

 

 

新医改应重视人的劳动价值(评医改方案一)

数字背后看医改(评新医改方案之二)

医改应该回归到本质(评医改方案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近期工作安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