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花儿把心淹了”——感动在何燕的《梦回西域》中
(2010-12-10 22:43:22)
标签:
在梦回中感动文化 |
分类: 评论 |
“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在何燕的《梦回西域》中感动
中文/悟君
在西海固有这样一首“花儿”:
走咧走咧哟越远了,眼泪花儿飘满了;哎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走咧走咧哟越远了,口袋干粮轻哈了;哎哟——心里的惆怅越重哈了。
当我读着何燕的《梦回西域》的时候,不由我想起这首凄婉的固原“花儿”,我的心随着《梦回》越走越远了……每一个文字都是飘在我眼里的泪花,每一段叙述都让眼泪把我的心淹了……
我仿佛看见父亲一个人独自北上,如同一条孤独的射线,越走越远,在青海湖边走出那渴望与他一起取暖的温柔视线……我好像看见母亲站在遥远的北疆,每时每刻都在贮望着女儿、遥望着故乡;我还看到作为女儿的何燕子乘着疾驰的列车,心在飞翔、魂在梦回的每一次西行……
所有的这一切,都越走越远,眼泪花儿飘满了……所有的感动,在无数次的飘逸中,情感的距离却越走越近,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面对《梦回》,面对一个女儿对父母、对生她养她的北疆的无限热爱和魂牵梦萦,在我的内心深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我在一种率真和原色的记忆中感动着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也无法用文字表达,我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随着作者走进那一往情深的“梦回”,把每一句感动的话语悄悄地收藏在心底,“只求表达的原色记忆”。无论你是否认识我,“而我,只是一颗来自北方的流星,悄然,陨落于你记忆的门外。”
为了更深入地解读《梦回》,更准确地表达我的阅读感受,尽量接近作者的“原色记忆”;本文中,我力求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来解读原文,用那些经典感人、永生难忘的哲理一样的话语,来表达我最“原色”的感动,因为作者本身就把“感动”写到了极致:
“我知道,感动只是瞬间的事情,只是一刹那的灵光,只是冥冥中那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瞬间闪烁,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或悲或喜的感动,才组合成了我们的生活细节,才让我们更加眷念我们的生活过程。”
“还有什么词可以表达感动的境界呢?我真的只可以选择我的感动。因为我知道,头发被感动了,可以随秋风飘舞;眼睛被感动了,可以在关爱里尽情潮湿;语言被感动了,我可以把最美的词语编织成对你的回眸;而心,被感动了,我该怎样来抒发呢?即便将自己感动在你的感动里,也不过是把这痴望的身影,在湛蓝的飞翔中,和希望伫立成歌,让感动在心与心的遥望中灿烂成花,茁壮成根。这,就是让我感动的情爱!”
“金黄的葵花边是碧绿的棉田在陪伴,棉田上是浅蓝的天空在深情注视。大地苍茫,视觉辽阔,如一幅画,简洁、生动。我不禁被这无声的表达陶醉了。”
在冬天的阳光里阅读一本好书,犹如一种精神的沐浴。无论是感伤还是感动,都让人能够体会到一种灵魂的倾诉,一份情感的温暖。而且,那种感动和温暖,会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潜入你的灵魂,当你发现时,你所有的生命,已经盛开成一朵最感人的花朵……
“我想,母亲的笑容一定会像花朵一样永远盛开在女儿的心头,一定会像明灯一样永远照耀在女儿行路的前方,一定会像太阳一样永世温暖着女儿保护着女儿陪伴着女儿,一定是这样的,我坚信!”
“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里一步一步地丰满起来,每一篇含着悲伤和热爱的文字,使我需要仰视而不需要任何修饰。那些以泪水伴随的记忆,很伤很痛,也很甜很香,如梦,萦绕在我永远的回眸中了。”
“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人啊,两个让任何文字都无力形容的普通人,两个承载了我多少梦想和牵挂的小百姓,两个随时准备为我付出的农场人……”
“到家门前了,到我梦里怎么想也想不够的家门前了……多少年来,我的思念何时不在这个家里流连忘返呢。”
“有时候被真心的泪水浸泡着,是一种福气,说明我们还活着,还活在平常的幸福里。”
读到这些浸泡在泪水里的思念,融化在文字里的幸福,飞翔在梦回中的情感,我们每一个人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只是一个人这样想:看一本好书就如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我可以与其在同一个空间相遇,听其倾诉,任情感的潮水在心中涌动……在别人的故事里收获一份最珍贵的记忆!
“大自然是公平的,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尤其是那些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付出的人们。”
“军垦人的故事,就像这莽莽沙海,怎么讲怎么淘都是金啊;军垦人的精神,就像这林茂粮丰的绿洲,怎么看怎么品都是赞啊;军垦人的斗志,就像这人进沙退的戈壁,怎么描怎么写都是彩啊。”
“当生命的光圈离我们越来越远,只要更多地想起这些把青春和热血抛洒在这里的屯垦戍边的前辈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懈怠我们应该完成的、还有什么理由去彷徨未来的一切呢?”
我感动着这样的感动,钦佩着这样的钦佩,仰望着平凡的崇高。我仿佛看见那飞扬的芦苇、倔强的白杨、微笑的向日葵……和一代人的爱憎。“这样的一代人远离故土,在这遥远的边陲,历经世事,历经风霜,用无悔的青春和智慧顽强地焐热了这片土地。他们不为时尚所动,不为荣辱所动,像小草一样一个劲地绿着……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见着永不平凡的精神!”
“我经常都会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总认为群聚时没有孤独,为什么会在喧嚣的某个片刻感到孤单,为什么有些人朝夕相处却让你感觉遥远,为什么有些人相隔千山却能让人心灵相拥……”
“当我们懂得生活的时候,却已磕磕绊绊走过了半辈子,人类生生不息,儿女之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万不可在他们‘走’之后,或者在我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抚胸怅惘惭愧自疚啊!”
“我害怕离别,真的非常害怕离别。文字可以结束,但怀念父亲、思念母亲,祝福母亲的心情永远不会结束,我爱我的父亲,爱我的母亲,爱他们的所有!”
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文字,你很难把所有美好的文字都阅读到……我正在阅读的何燕老师的散文集《梦回西域》,就是一本饱含泪水和情感的好书,美好的文字慰藉着我沉寂已久的心灵,在这个冬天让我感到不再寒冷……
虽然作者在《梦回西域》里,用泪水浸泡的文字,写出了对父母的怀念和想念,对那一片土地的热爱,对那一代人的崇敬。但略感欠缺的是对父母、对军垦人的平凡而崇高的精神挖掘得还不够深。然而,我深知,这些还深深地埋藏在作家何燕的心底,就像她在序言中写到的那样,“让我永没有再杜撰加工这真实记录的勇气。”“还是让那记忆沉淀”在心底。而对父母、对生她养她的那一片土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她永远写作的方向和情感动力!因为,她的“怀念还在进行,思念还在继续……”
也许我是最迟一个读到《梦回》的人(相对而言,肯定在我之后还会有很多人读到),也是一个读得最慢的人,因为,我想从每一个文字中复制那些原色的记忆,让她如一盏温暖的灯,照亮我的这个冬天,也照亮我的未来……
2010-12-10夜
补充说明:作者书中写到的父亲在西行的列车上认识的郑钧在西固一家保密厂工作。这里的“西固”就是现在的固原。宁夏固原市原有五县一区,即:固原县、西吉县、海原县、泾源县、隆德县,简称“西海固”,我想,“西固”可能是当时的一种口误。而那个保密厂,在距离固原市区不远的一个山沟里,当时是直属中央的一家军工生产厂,编号 “695”, 名字就叫695,后转成民用工业,交给地方,1990年划归首钢,现已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