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五道街 街破树稀
最早的赤峰城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仅仅可称之为一座“塞外小镇”而已,因为,街道狭窄,只有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建筑低矮,且南北方向没有宽阔的大路,只有几条小巷和胡同。后来扩展出的四道街、五道街,其实是当时的主街三道街中段的依附小街道,长度很短而街面极为狭窄。
这种起始格局限制了老成的更新发展,故直至目前,这几条街除三道街外,其余几条都有狭窄之弊,尤其四、五道街,应更名为“巷”了。
不管怎样,几十年的城市建设,面貌还是大有改观的。
本博要指出的,依然是城市绿化问题。下面提供图片:
*在火花路与头道街交汇处,狗市胡同南口向西拍摄的头道街路面状况
*同上位置向东拍摄的头道街路面状况

*这是火花路最北端的狗市胡同
*三中街王子美食城向西拍——左侧为路南,树木稀稀
*三中街王子美食城向东拍——右侧为路南,树木稀稀
*这是三中街将要与火花路交汇地段——也沾染了很大的“火”气
*这是三道街通往二道街的一条小巷——这棵大树有荫凉
*火花路与四道街交汇西口——京香超市和海鲜杂肉集市(夹缝里有棵树)
如此狭窄的街道当然也无法植树了,这是情有可原的地段
*火花路与四道街交汇东口——四东街(左侧有两所学校:八中和六小)
*这是我在新建的教学楼上拍摄的四东街尽东段——前方绿色施工楼为六小在加固
*这是五道街东段,新修路面刚刚几年的路段——死掉的树坑上不会有新树替补
*五东街东段通往哈达街的一个小巷 与上图成直角
新树已夭折过半
略附说明,据闲聊所知,某些树木的死去有两个似乎无法归责的理由,其一,地下管道影响了树木生根;其二,某些商家嫌其遮挡门面,故意谋害绿树。
说到底,这仍然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管道的影响不会使树木致死,商家的谋害可以门前三包。
政府不懒惰,城市不烂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