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瓜小拱棚全程覆盖栽培技术是以小拱棚的经济投入,大拱棚的管理技术集合而成。它以低投入,高产出见效益,上市时间在大拱棚西瓜结束以后、小拱棚西瓜上市以前的断档期间,从而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西瓜
;全程覆盖;小拱棚投入;沭阳
沭阳县西瓜栽培的历史悠久,但一直都采用露天和小拱棚半覆盖栽培技术,西瓜上市时间集中,又逢梅雨时节,一旦遇到雨浸泡,损失严重。笔者在综合西瓜大棚种植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以小拱棚的经济投入摸索出西瓜小拱棚全程覆盖的栽培技术,可让西瓜提前上市,错开梅雨季节,保证了西瓜的经济效益。
1.小拱棚的结构和性能
小棚双膜覆盖栽培是指在栽培畦面上覆盖一层地膜,然后在畦面上插拱架覆盖拱膜的一种栽培方式。因具有地膜和拱棚双重覆盖作用,增温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早熟效应十分明显。据试验,可提前到5月下旬—6月上旬成熟上市,较露地早上市20—30天以上。产值较露地增加1—2倍以上,是目前生产无公害西瓜发展前景较佳的一种模式。它全程覆盖,具有保温
、防雨雾、降低土壤板结,给西瓜根系营造一个疏松的环境并减少病虫害的侵染。
1.1、棚型和结构
小棚双膜覆盖是由地膜和小棚两部分构成的,地面用0.014毫米的地膜覆盖,拱棚用毛竹片,其上覆盖0.014—0.02毫米透明农用膜,四周压实,膜外用绳固定防风,棚向以南北为宜,棚高40—60厘米,跨度120厘米,拱棚间距为0.8—1米,长度根据地块而定。
1.2、拱棚性能
双膜覆盖唯一的热源为阳光,棚内气温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棚温的高低具有很大局限性,在一般情况下,小棚增温在能力只有3—6。外界气温升高,棚内增温显著,最大增温能力可达15—20,在晴天中午时容易造成高温危害,在阴天低温或夜间没有光热时,棚内最低温仅比棚外高1—3,遇到强寒流极易发生霜冻。棚内地温的变化随气温而变化,但地温的变化比较平稳,特别在畦面覆盖地膜后,棚内地温比同期地温高6—8,本地4月上旬,棚内平均气温一般都能满足西瓜生长需要。
2、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小拱棚双膜覆盖应选择早熟、抗病、耐湿品种;另外耐低温弱光,在早春较低的温度下能正常生长;雌花着生节位低(主蔓5-7节),雌花开放至成熟时间短(28天左右);生长势较稳定
,以避免徒长而提高着果,果实成熟采收期伸缩性大,适当提早采收情况下对品质的影响小;果实以薄皮圆形为宜(富士26、8424等),长果型品种容易形成畸形瓜。
2.2、育苗:
提前在电热线温床保温条件下培育具有一定发育程度的壮苗(见西瓜早春育苗技术)。西瓜定植时的适宜苗龄为播种后30-35天,具有3-4片真叶。
2.3、整地培肥:
2.3.1整地
瓜地选择在地势高爽、深厚土层、方便排灌的壤土。沙土容易漏水肥,需加强后期肥水管理,黏重土壤应加强瓜田冬前深翻,增施有机肥。瓜田在冬前深翻深度为20--25厘米,开春后将土块打碎耙平、放样、施基肥、做畦垄,应做到深沟高畦,沟沟相通,保证瓜田不会积水。
2.3.2培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用量应根据土壤的含肥量,生产西瓜的目标以产定肥的标准来定。一般亩施有机肥肥2方、磷铵硼25千克、尿素15千克、硫酸钾2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30千克。或高磷高钾硫酸钾复合肥100千克、硫酸钾25千克、尿素15千克.。畦面做成龟背形,中心比两侧高出20-25厘米,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畦面宽220厘米。在畦中心相距40-50厘米左右平行套埯定植两行西瓜。瓜蔓斜向相对爬向。
2.4、定植与管理:
2.4.1定植
定植前至少5-7天应覆盖地膜进行“烤畦”处理。覆膜前用金都尔、施田补等除草剂进行畦面喷雾,如墒情不好,要浇水造墒,畦面覆盖2米宽地膜。定植宜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时间选择在上午8时到下午3时前完成定植。一般每亩定植株数在800株左右,定植时按品种的亩需株数确定株距。破膜挖深15厘米左右的定植穴,在穴内放入“一株一片”防虫药片后将瓜苗放入穴内保持土坨上口与地面平齐。将土复原培在土坨周围,浇适量的活棵水,(注意水量不能太大,否则易降低地温和瓜根湿度太大,延迟缓苗时间),再把地膜洞口地膜用土封严。定值时不能将土坨拿散或捏紧,也不要将土坨周围的土用力去压实,而用浇活棵水让其自然下沉落实。定植后及时扣上小拱棚膜保温,上好压膜线以防大风吹开,并压实棚边防止冷风吹入伤苗。
2.4.2覆膜期间温度管理
棚温管理以保温促进生长原则,定植后3天内密闭不透风,以高气温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开始慢慢通风时,实行25—30左右适度管理,夜间保持15以上,不低于10。如遇强寒流可覆盖草苫,无纺布等保温防寒。前期以背风一面局部开始短时间通风,随着温度增高,逐渐增加通风量,并实行两面通风。当外界大风或温度降低时,实行背面一面通风,并逐渐减少至封闭通风口。当两边通风、棚温仍高时,通风量应根据气温变化,掌握由小到大。通风时间逐渐延长,变换通风口等。夜间封好通风口,当平均气温高于18时可昼夜通风,以保温为主的棚温管理,棚内湿度较大,当气温达40、空气湿度在90%时,仍能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相反当空气湿度低时,则易引起灼伤。因此,当遇连续阴雨突然放晴时,应在9时前通风,不宜在午间突然大通风。防止湿度迅速下降,易引起幼苗失水萎蔫。在气温升高,瓜蔓出棚时可以让膜自然搭在瓜蔓上。白天将其接至棚顶晚间气温下降或阴雨大雾天气时将其落下保温护瓜,直至西瓜膨大期结束进入变瓤期后不再覆盖。
3、其他管理:
3.1、整枝
及时整枝打杈,合理布蔓。一般采取双蔓或三蔓整枝,瓜蔓斜向延伸,使结瓜部位保持在棚内或边上,以利用棚膜保温护瓜。坐瓜后进行强整枝,打掉瓜头和多余侧枝、弱枝以利通风透光;
3.2、座瓜
提早留瓜,以主蔓第二、第三雌花为宜(8-11节),采用人工或蜜蜂授粉,以提高座瓜率。
3.3、浇水
双膜覆盖水分蒸发量较小,前期在灌足缓苗水后正常不需浇水。如天气干燥或底水不足,发现旱相时可在座瓜前浇一次跑马水,保持田间见干见湿以促进雌花生长发育。瓜座齐后浇一次大水促进膨瓜,采收前一星期停止浇水。
3.4、病虫害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现病虫害及时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