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诗歌,让枯萎的四周变得生机盎然
王旭明
这个国庆过得真好,因为有诗,因为有诗友。拙作《苍凉》发出后,引众友或诵或评,如山花烂漫在空旷的山上,使这个干燥的时节和枯萎的四周,变得生机盎然,让人畅想。
上海的朱煜老师深情“裸诵”,虽无音乐烘托渲染,确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魅力,独特的诠释。湖南的吴春来老师远在异乡,当晚即诵,表达他难以抑制的诗情。
继资深诗评者桂杰女士评《苍凉》后,更有我特别崇敬的真语文老师张赛琴发来“跟着诗人走《苍凉》”的诗评,让人震撼。她这样评道:我有强烈的感觉,《苍凉》的写作,定是诗人王旭明灵魂深处厚重的呐喊。诗歌的厚重程度,让我联想成陕北高原上的燎远鼓声。读《苍凉》我似乎随着诗人去了沙漠看了《苍凉》。诗歌第一节从写实开始,诗人通过视觉嗅觉的描写,把读者引进了沙漠。然后,用“触不可及但可想象”的一句转折,拓开了沙漠的想象空间。歌颂沙子从一粒粒一颗颗集结成一群群(应该是一堆堆吧?)一片片,众志成城,向着烤热发烫的太阳,向着灭绝绿色生命的熏风,示威怒吼!歌颂了弱者的强大,歌颂了不屈的英勇。此时此刻的沙漠,即使仍然荒凉,但饱含着悲壮的英雄之美。就这样,就此刻,我们情不自禁热血沸腾着跟着诗人的步伐走出沙漠,好像听到脚步铿锵,好像听到歌声豪迈,好像看到了一个伟岸的背影………
其实,此时的苍凉已是另外一番意思了,那就是,沙子很单纯,只为美好的绿色未来。
我一直琢磨不透的是,这沙子是否是傻子的谐音?因为这世界不缺聪明人,缺的是坚守荒漠的不忘初心的傻子?昨儿深夜,更准确说是今儿凌晨,她还问我:“另外,我一直琢磨着的是,这沙子是否是傻子的谐音?因为这世界不缺聪明人,缺的是坚守荒漠的不忘初心的傻子?特请教王社。我特认真的告:如沙是赞,胜沙则是超越。张老师评后似还不尽兴,又与桂杰讨论并告桂杰:你改得太好了。“沙还是傻”,深刻。好像社长的诗里有此暗喻的意思。他说“胜沙”,我就有感觉。谢谢你的修改。我现在满脑子都在想着沙子。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好,现实和理想,当下和历史,衔接自然无痕。真是好诗!张老师已年过六十,保有这番童心、诗心、爱心,太太可爱了。
被人戏称段爷的四川段增勇老师这样评:段增勇评苍凉:读诗,读诗评,喜欢"苍凉"二字。10年前,有位仁兄写了一首赞美诗,赞美我的,嘿嘿!诗中用了"苍凉"二字,我感动其文,写了长文,"生命,当无愧于沧桑的浸润"。段老师夸我说:于常见的细微,蓬勃着诗情,读出了诗意,写出了诗味,其心不失赤子之心,其人不失君子之态。再者,人长得帅,很讨人爱,也就罢了,为什么那么有口才有诗才有风度有风骨,不佩服都不行啊!昨天在青城山,成都朋友还谈起大王,赞不绝口,还说,下次来成都了,一起再嗨。夸得我爽极。湖北的曾淑君老师评道:我们看见了诗人骑行着骆驼在沙漠上留下的脚印,但桂杰老师是骑着另一匹骆驼,她不仅看见了脚印,还看见了诗人眼中的风景。山东章丘清照小学的宋倩老师则这样评论:作者说在沙漠中知道了什么是荒凉,体会着一望无际的荒凉实则守着一颗永不言弃的心,拥有着一个人的荒凉,实则拥着那所有人期许的“太阳”。“走出了沙漠,忽然知道了一个人的向往”。其实在沙漠中何尝不是您的这种向往让您走出了沙漠。如沙,胜沙,滋润内心,无论哪里,都是一种大义凛然的沙漠精神。肩扛起的是头颅,亦是精神。走出荒凉,亦永远走不出荒凉。因为这片荒凉就是作者仅有的一直没有变过的永不言弃的大义凛然。宁移白首,不坠青云。海子说,挺住了就意味着一切。来自北京、知识渊博的何郁老师则重复尾段:走出沙漠/忽然知道了一个人的向往/如沙/胜沙/滋润在内心/肩扛起精神/走出苍凉,以此表达他的赞赏。
更令我惊讶的是一位人称理科男的同事,竟然连发三段诗评,令我咂舌:诗的力量太神奇了:其一评为:诗不是随便作的。真诗人,一是有真情,再是有赋比兴的逻辑思维,还要有深厚学养的人,作的诗才耐读。如此首。其二评为:每一个沙子都有一颗泪珠藏在心里?谁会想到每一颗沙子因为心中有泪而获得了生存的力量?生命的尊严?没有这滴泪,他们就会真的灰飞湮灭,而不留一点痕迹!
因为这滴泪,他们其实也能和人类一样,看湖光山色娉娉婷婷,听清风海浪如泣如诉.于是在无人注意的夜晚,他们也能轻吟低唱,说岁月如歌否?
可是那滴泪,会一直伴随他走下去?骄阳能烤出那一滴泪.水流能冲出那一滴泪.小草和蝴蝶的爱情能感动出那一滴泪.
风中传唱的悲歌能敲击出那一滴泪.流出那滴泪,可是从此他也将不复存在,对于一颗沙子,种种不能选择的人生际遇。其三评为:此诗揭示的是人类的灵魂,作者对是对浑浊现实的包容自由发泄,用了不得的文字来痛斥这个邪恶,打发这样的日子。
还有许许多多读的、赞的和评论的,写诗、读诗、评诗,在这样一个节假日里,因这些美好的文字而丰富多彩,如花,似星,更像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诗意国庆,国庆节中的诗意荡漾在多少人心头啊~
附王旭明原创小诗:苍凉
进入了沙漠
好像知道了什么叫苍凉
风是干的
空气是涩的
四周是黄的
水都成了阳光
触不可及但可想象
瞧,
沙子在这里却显得挺顽强
那一粒粒的是在向太阳示威
那一颗颗的是在向狂风怒吼
那一群群的像是聚众反抗
那一片片的又像是群体希望
不知在这里过了多少年
不知在这里吃了多少苦
却仍然挡不住两个字
两个大写的
苍凉
挡不住
太阳
亿万年沙子的就这样
生存生长
走出沙漠
忽然知道了一个人的向往
如沙
胜沙
滋润在内心
肩扛起精神
走出苍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