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星教授”亦需娱乐素养

(2012-11-21 17:49:21)
标签:

文化

“ 明星教授”亦需娱乐素养

王旭明

 

    近些年,在中国大陆悄没声而的兴起了一批新新人类,我称之为“明星教授”(包括各种专家学者,以下引号去除)。明星教授以活跃在各种媒体,尤其电视讲坛为主,他们大都具有某方面一定的专业水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更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传播素养并在媒体、书商等的包装下迅速成名。笔者查阅这些教授,除易中天先生是个个例外,几乎近几年窜红的明星教授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既然明星教授是靠知识加电视包装、也就是娱乐化的包装而走红,那么,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高兴不高兴,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真正的教授,而是明星教授,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娱乐素养。什么是娱乐素养呢?娱乐素养就是指在快乐的状态下自己消遣别人和让别人消遣自己的修养,通俗的说就是你既然靠电视等媒体包装出名,你就不要装成严肃高深的学者,一本正经的面对公众。你就要允许公众去评头品足、挑三拣四、说五道六,横挑鼻子竖挑眼等等,甚至各种挑衅性的质疑、攻击性的言论,甚至强烈的抨击等等。换句话说,你既然享受到了明星教授的明星般待遇,你就要就同时付出明星般的心理承受力。

不幸的是,很多明星教授正如很多征婚节目主持人和男女嘉宾不愿承认自己是在娱人娱己一样,明星教授们也只愿去享受明星般的光环和待遇,却缺乏必要的娱乐素养和心理承受力,岂不贻笑大方?

    从北京某明星教授被某著名大学学生哄赶下台到更早些的某更著名学者被公众挑出毛病来后的愤然反击,都可看出这批明星接受娱乐素养的缺乏。还比如,某明星学者其经历、学术水平和为人不断遭到公众质疑后,该学者不断否认,甚至通过说谎和掩盖与公众,更荒唐的是还以自杀威胁某报记者。明明靠包装出名,却又装作正经学者,何必呢?再如,某位靠讲历史出名的明星教授尽管瑕疵多多,并有抄袭之嫌,甚至靠大量虚构支撑讲座,却容不得公众对他的一丝指责,拼命辩白自己的学术水平。还有所谓“名片教授”,当被人指出他并不是真正的教授时,百般抵赖,说自己反对中国高校的教授评审的制度,并发誓不填表格,表示对教授所享受的工资、房屋也不感兴趣。对此,我不禁要问,既然反对,又为何大言不惭的在电视上称自己为教授呢?还有更可笑的,某明星教授让公众为其著作挑错,一字千元,公众真挑出错后,却又拒不承认,被称为“悬赏门事件”。这些明星教授经常为某些学术问题竟然与公众争到水火不容互相谩骂的地步,可笑死了。

    所有这些无一例外的说明,我们这些明星学者靠包装出名却又容不得包装的持续效应,容不得公众挑刺,真有点忘本或数典忘祖的感觉。这,我不愿说其学风上有问题,宁愿说是是典型的缺乏娱乐素养的表现。

    有评论说,“明星教授”早已从学术的“冷板凳”中解脱出来,进入大众传媒这一热门行当,“将大学讲堂搬到荧屏上”,以通俗的语言进行经验型知识的传授,缩短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连接距离。只不过,当学术遭遇收视率,当悬念制造成为惯用伎俩,当背后的利益链条若隐若现,“电视学术明星”也不可避免地遭遇老百姓的“口水”——常识错误也好,语出惊人也罢,商业化和娱乐化成为两根最大的“软肋”。我认为,这个软肋就是明星教授们靠包装出了名以后,就真把自己当成大学者、大专家、大教授了,而忽略了帮助他们成名的最根本因素——“娱乐”二字,再往高了点说,就是缺乏娱乐素养。须知,明星教授绝对不等于真的大学者、大专家、大教授。真的大学者、大专家、大教授绝不会上电视,也绝对拒绝成为明星。明星教授们请认命吧,既然自己入了这行并靠它成了名,就别再故作高深,再往真正而纯粹学者堆儿里扎了!

    话说回来,明星教授与婚恋节目一样没什么不好,前者普及了某些知识,虽然是心灵鸡汤,也还是有点营养吧;后者在劳苦大众辛勤之余乐呵乐呵,也无何不好,只要明星教授们认了这个命,把自己的位置摆正端平,就可以正确的面对公众,并可获得心灵的解脱。

    必须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明星教授(易中天先生除外,他的确是个令人尊重的既是明星又是真正的学者)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几乎全然不关心现实社会和火热的生活,芸芸众生的苦难和广大公众的诉求,似乎都与他们无关,甚至极少悲悯情怀。比如,前几天天发生的贵州五少年在垃圾箱里闷死,我注意到无一明星学者发言。明星教授们或迷恋于风花雪夜、吟诗诵词;或鼓吹一些食而不化、千百年来被证明永远正确的一条又一条的真理,就是不触及生活中的所有困惑和矛盾。这次,某教授在某大学被轰赶下去,网上有许多评论,我最看好的是这条:“某教授这些年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制作起来的心灵鸡汤脱离社会现实,无视民众疾苦,矫揉造作、胡说八道,成了鲁迅笔下的帮闲文人,到处得瑟。”这位网友的评论可谓深刻,值得所有明星教授们反思和警醒。的确,明星教授们挣得钱可谓多矣,崇拜的人也不少矣,各种头衔和职务也混了不少,据我了解家庭生活也还算美满幸福。缺什么呢?恐怕就缺点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对政治文明的推动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疾苦的真心真情帮助。简单的说就是缺点真情实意,缺点做人良知。

我深深知道,这个要求对于明星教授们是高了。如果前文说易中天先生是个例外,换句话说,是个榜样的话,做不到也无妨,但所有明星教授、娱乐艺人直至婚恋节目男女嘉宾都必须要有一点娱乐素养。这,既是你们自知之明的表现,也意味着你们可以在明星的光环下存活得更长久。且出这招,祝君青春娱乐之不死!

娱乐无错,更无罪,只要不是娱乐至死,关键是要承认。不必羞羞答答,更不必装,婚恋节目、电视文艺、超男超女、好声音以及明星教授们都是娱乐,逗你玩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