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贾志敏老师

(2012-09-24 20:59:25)
标签:

教育

又见 贾志敏老师

王旭明

 

听贾志敏老师讲语文课,是一堂真语文课,因为我听了太多的假语文课。唯此真语文课,才享受、才舒畅、才崇敬——一位已经年逾七十的老教师。自从第一次听贾老师课及讲座并与贾老师攀谈后,带着如沐春风的感觉,我在语文出版社主办的《语言文字报》和《语文建设》杂志上,不吝篇幅的进行了宣传;我还专发一篇博文和数个微博表达感受,我以为,对当下真正的稀缺就该这样舍得笔墨,弘扬广大。

那之后,和贾老师通过电话,也做过交流,后来听说他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我十分担忧。贾老师在读过我的文章后,表达了一个特别感动人的愿望:见旭明如同遇见了知己,一定要给他上一堂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课;我也有一个愿望:在我社主办的论坛上,再请贾老师讲一次公开课,做一次演讲。我太希望贾老师这样的真语文老师健康长寿,并且能够永远活跃在教学一线了……

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我渴望着能再次见到贾老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

借一次上海出差的机会,我真的又见到了贾老师,在他的家中。

听说我要见他,贾老师高兴极了。他先信息我他家的地址,又问我是否需要安排车辆接送,当我告知不用客气时,他又信息我地铁公交和打车的三种路线,足见其细心。当日我启程时,又接到他信息说,王社长,交通指南有误,特此更正。接着又把更准确和细致的路线发给我,这不正是一个语文老师观察与表达体贴入微的折射吗?

更让我感动的是,我的车刚到楼下,贾老师就早早恭候在楼下了,全然不像一个大病初愈的样子,更像一个大哥迎接他的兄弟,或久违的朋友相见一样。

一进大厅,我就被贾老师宽敞明亮整洁并且十分书香气的房间所吸引,禁不住说:“贾老师,您住的环境太棒了!”贾老师自豪地对我说:“都是靠自己讲课挣来的啊!”我知道,贾老师退休之后,频繁地活跃在各地教学示范现场,很少停歇,十分辛苦。

在问候了贾老师身体情况之后,作为两个曾经的语文老师,话题情不自禁地转到了语文教学上。贾老师一系列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不仅与我同心,更令我震撼。他对当下的语文教学很不满意,对到处流行的示范课、优秀课尤为不满。他说:“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怪相都是所谓名不副实的示范课、优秀课惹得祸。”他还说:“再好的语文老师也不能摆花架子,语文课不是看有多少多媒体、课件、音乐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真正好的语文老师,就是看他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能提高。”

     贾老师讲到了他敬佩的一位语文老师臧慧芬老师。他说,臧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隐去自己突出学生。贾老师幽默地说,现在语文教学所谓的活动课像表演课,更像抽风课、神经病课。他一席话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我和贾老师越谈越投机,由语文课的教学谈到了教学理念。我们共同谈到了现在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其实很多都是违反教学规律、也违反语文教学规律的,比如所谓情境教学理念。我说,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泛化到各个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荒唐之至了。我认为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和丰富优美已经给学生们创设了各种各样的语境,而没必要再创设什么情境。对于我的观点,贾老师十分赞同,不仅频频点头,而且插话道:“当下教学坏就坏在许多似是而非貌似科学的伪道理在泛滥和流行。”我接过话说:“因此才需要您这样的老师,您不仅振臂一呼而且要身体力行啊!”在这种情投意合的交流中,贾老师不仅谈到了语文教学,还谈到之外的他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

贾老师人生坎坷,活得十分不易。他的父亲曾蒙受不白之冤多年,含恨而去。贾老师为父亲的正名奔波数年,当他得到一张父亲的平反证明时老泪纵横。贾老师有七个哥哥姐姐,他排行老八,他们兄妹可以说各个优秀,老人一边拿出自己与哥哥姐姐合影,一边自豪的逐一介绍着他们。贾老师做了50多年的小学老师,其中做了17年的小学校长,虽然他的最高学历仅为高中,但他对语文的理解和研究我认为已经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地步。

在文汇报上曾经有这样一篇报道。有一天,贾志敏校长发现楼道里有一片纸屑,他站在远处观察学生见了它会怎样做。一个学生过去了,视而不见,又一个学生过去了,还是视而不见,第三个学生过来了,弯腰把纸屑拾了起来,并把它丢进了垃圾筒。贾校长走过去问了学生的姓名、班级,于是写成了一篇生动感人的《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当校长的贾志敏都会充满感情的发表国旗下的讲话,这些讲话均出自贾校长之手,出自贾校长之口,文笔流畅内容感人。出版社知道后,把这些讲话汇集成了一本书《教育的诗篇》,希望可以感动更多人。还有更让听课的老师叫绝的呢。一位老师在他讲课中发现,贾志敏老师能够将教过的每篇文章都背诵下来,包括很长的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别人夸他是天才,他却笑道:“我不是天才。我之所以记得住,那是因为我的执著感动了书上的文字。您想,我教了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天天认真地读它们,能不被他们感动感动?所以,它们纷纷跑到我脑子里来了。一个智商再低的人也认得他的父母,为什么?天天见面嘛!”

贾老师在回答普鲁斯特问卷时,有两个回答让我难以忘怀。

其一:您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贾志敏:五十年的教龄

其二:您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贾志敏:小学语文教师。

在我看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贾志敏是幸福的,他每天都在享受自己的职业。贾志敏是真诚的,他爱教育爱学生爱得投入爱得无悔。他曾经这样说:“我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定期给孩子发出请柬,请他们来校长室做客,向他们了解学习、生活的苦与乐,凡是孩子们的合理要求,我尽量满足。”他还说:“听别人说话要用眼睛。”

多么好的、当下几乎是稀缺的贾志敏老师啊!

2008年,贾老师体检出肝病后,于2009年做了手术。以后经过多次手术,贾老师仍然以乐观、积极和昂扬的生命状态生活学习和工作着。他自豪的说,我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不做减法只作加法,没多活一天就撕去一张日历,就意味着我多赚了一天——

如果说,我们谈话的前半段,我被他的语文教学观和实践所折服的话,那这后半段就是被他的人生经历所深深感染。一种情感的力量在温润着我的心灵。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摧残而存活、而成长,而壮大的生命更令人钦佩的了。当他说出“我现在更该活着,就为你王旭明这样的知己而活着”的时候,我几乎要泪满眼眶了。古有伯牙与子期知音相望,今有旭明与贾老师惺惺相惜,我自比又自己安慰着自己。

临别,我们相约在我单位主办的一个论坛上再见,那是十一月三日在四川绵阳。他送给我了我一本杂志《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用整整一期专门为贾志敏老师制作了一个专题。他在封面照片旁边恭敬地写下“王旭明社长指正”,这是一本很不知名的杂志,但此时此地,它在我的心头有着无以伦比的份量。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还拿出一盒自己珍藏的礼品山参送我,尽管我知道这对于一个体弱的病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但我无法拒绝,一位如此真诚善良老师、长兄和朋友的情意。带着情感、共识和许多许多感慨,带着珍贵极了的山参,我踏上了归程。心沉甸甸的,情且浓浓的,化不开。

我们当记住一位当下并非流行的标兵和榜样的真语文老师贾志敏,当思考下中国语文教育该向何处走的事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