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到我心坎里的几篇世界杯评论(下)

(2010-07-16 06:28:54)
标签:

世界杯

中国足球

杂谈

写到我心坎里的几篇世界杯评论(下)

王旭明

 

令人着迷、惊心动魄的世界杯终于落下帷幕。内行们的评论和报纸的专栏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冷静之后翻检诸多评论,回味电视广播的名嘴们,一如当初我之判断,没有什么值得流下来的东西回味。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球踢得不好,技不如人,说得不好,评也评不好呢?

当然,也有不错的,很有深度的,值得一说的。

先得说说新华社,不愧为全球三大通讯社啊!记者刘卫宏在题为《有一种丑陋成为公开的无耻》的评论中,对前世界足球先生C罗在铩羽后,赫然对摄像镜头吐口水和葡萄牙队几名队员粗暴无理的表现,进行了强烈批评。文章最后说:“在足球比赛的规则和胜负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人们尊崇的精神,比如公平,比如尊重。惟有这些精神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永远令人敬畏和感念。”另一位记者潘治在《德足从不急功近利所以总是强者》的报道中,对德国的足球现象进行了扫描,令人信服的说明德国足球强大的真正秘密在于全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喜爱。另外三位记者公兵、王恒志、何军对本届世界杯进行了总结,题为《恋恋不舍中期待巴西世界杯到来》。在分析了本届世界杯多起裁判的误判,球星的缺德等现象之后,坚信世界在变,巴西也在变,2014年不一样的世界杯正向我们招手,新华社的评述大气而深刻。

中国青年报的尾声评论也颇有特点,在曹竞的《世界杯的那些最》中,巧妙而生动的把本届世界杯的几大特点概括出来,语言俏皮,生动活泼,可读性强。记者郭剑对韦迪的采访则让人捧腹大笑,韦迪亲历了世界杯的头脑风暴说:“打进下届世界杯把握不大,需改进的地方太多。”依我看,下下次世界杯都够呛。北京晚报在作家麦家开的专栏上这样评论世界杯,感谢足球感谢呜呜祖拉让我热烈洋溢情绪饱满又柔软的度过了一个炎炎烈月,一次神奇的旅行,内心惬意安静极了。我总觉得,我们面对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太生硬,太空洞太喧嚣,我们需要安静下来,让内心有足够的柔软面对这个硬邦邦的世界。足球是我的梦中情人,杀生震天的绿茵场上,其实是软弱无比的。作家的感受果然与众不同,发人深省啊!想想我自己经历过的这一个月,不正是这样美妙而温暖的感觉吗?祝勇在《世界杯游戏永不会结束》一文中告诉我们,每一个关隘和天堑的跨越者都值得尊敬,笑到最后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永远都不会有一个最后存在,说得多有哲理而令人思索啊!

我就奇怪,这么大的一个中央电视台,这么豪华的评论队伍和这么多的尖子人才,怎么就说不出几句让人记得住又精彩绝伦的话来,进球后,只会和一般球迷连喊十声“进了进了!”。找了一个什么美女主持,不懂足球不说,还自比是沈冰,呜呜祖拉,比沈冰差远了!一句话,央视的世界杯评论缺少文化。你听听,这是一个高质量的远射,只是方向性差了点。我的妈呀,方向性差,还叫高质量远射?这样的高质量远射俺也能踢。再听听,这脚传球很有想象力,尽管力度大了点。这样想象力的踢球,我看还是少点好。如此荒唐矛盾且不合逻辑的解说,哪有文化可言。每天晚上一帮不着调的人占据着台子耍贫嘴,大煞风景。

在这种背景下,我要隆重的推出央视贺炜的解说,虽然他还年轻稚嫩了些,虽然他对三四名的解说味道不够,但他对英德大战那场解说堪称经典,而且他的解说的确音质不同、表述新鲜,也没有明显错误之处。他的解说典故煽情,极具号召力,有人说他是诗人兼神话解说流派,更有网友表示,听贺炜的解说,仿佛坐在壁炉旁边。正如他自己所言,世界杯的受众群更广泛,我的解说因此更通俗。“讲些小故事,球队之间的渊源,毕竟有些球迷不了解,我的解说不必要广,必须要深入浅出,需要专业的判断,更需要用简单的话说出来。”小伙子的追求不俗,有出息!

说了官方的足球评论,民间的段子也有不少有意思。如一条世界杯启示录这样说:“足球赛上半场比技术,下半场比体力,人生亦然,上半场拼学历、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按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标准出下降。前后兼顾,全场都赢。所以,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没事也要找乐,有理也要让人,有权也要低调,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锻炼。” 类似这样的民间评论还真不少,也是世界杯豪华大宴上的一道小菜,开胃且提神。

光阴荏苒,世界杯风云已过,伴随其中的解说和评论也随风而去,留在记忆中的那些有深度有见解,风格迥异、与众不同的解说和评论帮助我们看懂足球,帮助我们看懂了足球以外的世界,帮助我们看懂了纵横几千年的文化,还帮助我们看懂了与足球相关的许许多多,这不就是文化吗?陪伴我们走过的,不仅仅是球起球落球进球出,也不是那些混了脸熟的球星们,而是克洛泽、施魏因斯泰格、澳大利亚癌症球星科威尔、穆勒、诺伊尔、弗里德里希、斯内德、比利亚等等,他们敬业、优雅而活力四射的踢球。还有就是世界杯期间这些写到我心坎里的世界杯评论,他们将伴随我度过下边的生命,迎接四年后的巴西世界杯。

那时候,我们的足球会踢得好些吗?我们的解说会说得好些吗?我们的评论会写得好些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