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校园安全杂谈 |
拿起钢叉保护学生是明智之举
王旭明
继福建南平市发生恶性伤害学生案件后,4月29号,广西一小学门前,一男子菜刀乱砍造成两死五伤;4月28号,广东雷州一病休中的中年男教师,闯入某小学校内,用水果刀砍伤16名学生 和老师;4月29日,江苏泰兴一幼儿园发生一无业人员砍伤31人事件等等。如此恶性案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密集发生,实属罕见,触目惊心,更令人焦急:校园安全已迫在眉睫,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教育部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下发了紧急通知。更值得称道的是,许多基层教育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从层层传达中走出来,拿出实实在在的有效的措施和针对各自具体情况的丰富多样的办法。为学校配发警用钢叉就是这些有效办法之一。
据了解,针对校园恶性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北京西城公安分局向全区200多所中小学发放了警用钢叉,并且安排驻地片警到所在学校进行培训辅导。看那有些文弱的老师手持钢叉,多少显出笨拙的样子,虽然有些好笑,但那确是防止歹徒的一道墙啊!除此之外,北京市公安局还表示,争取在六月前将全市中小学门前建监控系统并与公安部门联网,届时公安系统将可以实时了解学校门前情况。北京市教委还要求各幼儿园调整放学时间,做到分批放学,特别是要求老师一定要将孩子亲手交到家长手中,北京市还将对所有老师进行安全培训,让老师们学会紧急情况下如何避险,如何应对的技巧和办法等。
这些措施太好了!虽然还远远不够,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虽然还需要不断完善。
所以太好,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多年来,我们对校园安全应该说是很重视的,开会、下发文件和通知不知有多少,缺的是这些文件和通知的具体化,细致化和可操作性。这些措施又是因人因时因地不同的。二是,多年来,我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似乎总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似乎总静止在一个阶段上。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校园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和不断升级的过程,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总依赖“一招鲜”。三是,多年来,我们对校园安全的责任主体似不够明确。同样,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校园安全的责任既有学校,更有公安、工商、食品安全等多部门,还有家长的密切配合等等,真正是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事情,少一方面都可能酿成大祸。严查陌生人进校园,配备钢叉、校门安装监视器,以及手对手交接孩子等,都充分而具体的体现了上面的原则。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生命安全在中国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意义特别重大,大到比成绩和升学率更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还有就是,对校园安全的动态性研究和措施跟进要进一步加强。比如,我们防止了陌生人进校园,但如果是非陌生人犯罪,甚至教师队伍中的败类,该怎样防止?在当前社会利益需求复杂,多元化人格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防范畸变人格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等等,都需要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特别是身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各级各类学校领导,面对此要勇敢的、理智的、充满人性且卓有成效的承担起这样一份责任。
为学校配备警用钢叉,是保护学生生命的明智之举。这样的明智之举,还远远不够,多些,再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