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旭明有话:教育话题点评之五
一,河南高招看分数填志愿 分数线比分数早公布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04-13/1019242690.shtml
三种志愿填报方式各有利弊,考前报志愿的好处是可以充分保证考生的专业兴趣;估分报志愿的好处则有利于考生按照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有利于各类学校都录取到优秀学生;知分报志愿的优点在于考生知道成绩后,心中更有“数”,可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缺点是容易造成扎堆等。
我国自 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大部分省市采取的是考前填报志愿的方式。而近年来,全国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到了高考知分填报志愿的行列,截至2009年,已有云南、江苏等22个省份
点评:这是高考招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改革,也是真正的教育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由心中无数的填报志愿到心中有数的填报志愿,一字只差却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进步。
二, 调查称重点大学5%毕业生成为“校漂族”
http://edu.sina.com.cn/j/2010-04-12/1507187319.shtml
在大学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学习,去学校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他们早已不是学生,但仍过着和大学生一样的生活。这是生活在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有名无分,因为他们已经毕业,只是出于各种原因促使他们继续生活在高校周围,他们,被称为“校漂族”。
近日,随着各高校研究生录取名单陆续出炉,不少考研失利的学生以及没找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员加入“校漂族”。
专家推测,在北京、广州等地的高校周围,“校漂族”已达数十万人,高校管理压力将增大。
点评:这是一种无奈,说学生不对吧,面对社会就业的如此压力,他们也不想漂啊,说学校少人情吧,后来者又顶了上来,学校也是没有办法啊。至于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恐怕也难于统一要求,面对如此的无奈,大家都多点理解,多点包容,多点为他人着想,如何?
三,月薪2500元加五险一金 为何依旧招人难
http://edu.sina.com.cn/l/2010-04-11/1831187277.shtml
11点40分,记者再次见到何红花时,他们桌子上只放着一份简历。另一家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空医,也只收到一份简历。而此时,招聘会现场,学生已经走得寥寥无几。
招聘会现场,事业单位受青睐。很多同学都挤到昆明市白沙河中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昆明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等学校咨询台前,咨询和投递简历。记者看了看时间,不到十分钟的工夫,昆明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的两位老师就接待了六七位同学。桌子上的信息登记表上,已经记了十多名毕业生的信息。
点评:康师傅是国内知名私企,尚且如此命运,就不要说一般发展中的私企了。看来错的不是私企,是社会的偏见和陈旧的观念,以及制度设计的缺欠,当然,真正有作为的、有出息的、靠自己奋斗成才的大学生是不在乎这些的。
四, 托福考生暴增30%:谁让孩子过早走出去
http://edu.sina.com.cn/a/2010-04-12/1453187318.shtml
从早上6点开始,来自浙江台州的魏女士就开始围绕儿子转,催促其英语早读到陪同去英语培训班。这些事情让魏女士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这都是让孩子能够通过今年的托福考试,去英国读书作准备。
“高中正是对事物产生兴趣、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想将他送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多接触一些,视野能更开阔。如果顺利的话,希望他能够在英国读完高中再读大学。”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过去的两个财年当中,新东方的年营收增幅都超过了40%。按照俞敏洪的预测,今年公司收入将增长30%左右。
点评:中国教育改革,赶紧加快,赶紧深化。这种现象催生多样化的办学体制,那样,滚滚财源就不光流出去,也能流进来。不要让新东方一家高兴,大家都高兴起来。
五,部分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涨价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04-11/1822242510.shtml
而家长们则对此认同度并不高,“分数太高了,有这么高分数,我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到香港去上啊?”一位来自启东中学的学生家长质疑。
虽然来参加咨询会的家长大多经济实力较强,但对于平均要7万-8万港币一年的学费,多数家长表示还是要好好掂量一下。
点评:涨不涨钱在人家,去不去读在自己。面对纷纭变化,学会理性选择。
六,大学生写16万字毕业论文 痛陈高等教育问题
http://edu.sina.com.cn/l/2010-04-05/1350187084.shtml
昨日,杨锐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论文初稿——105页的《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发展之怪现象》。记者看到,在论文结尾的参考文献中,杨锐罗列出了多达53种参考文献,其中甚至还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09-5-8)”、“百度百科马加爵词条”以及新闻报道等一些另类文献。杨锐说,他写这篇论文用了半年时间,阅读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其中网络信息起了很大的作用。
谈及为何会以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发展为题写论文,杨锐说自己是看到了“钱学森之问”,才有了写这篇论文的想法。“当初钱学森去世,报上刊登了钱老和温总理的对话,提到我国高等教育为何出不了大师的问题。”杨锐说,他当初只是想写几千字的论文,结果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很多,论文也越写越长。杨锐表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3分钟想一个论文题目,然后搜索就完成,但他要写一篇全面反映高等教育现状的论文,“用一篇有意义的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有意义的句号。”
点评:文章虽未看,但大三的学生能有这样的勇气与思考,就足令人敬重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关注现实和人生的精神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的大学生多些乃是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之幸!
七,中国“大学生殡葬师”成紧俏人才
http://edu.sina.com.cn/j/2010-04-01/1932187028.shtml
一具载有遗体的棺木被缓缓推至火化炉旁,车上的老人睡姿安详。钟洁纯摆正了老人头边的金银纸,再次整理了逝者的面容和服装,把棺木推向了火化炉。
火化炉的前门轻轻关上,她按下点火按钮。“点火前关上门是为了不要让逝者家属看到火化过程,这会让他们情绪更悲痛。”钟洁纯告诉记者。
位于华中地区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995年在全国首开殡仪专业。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殡葬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新华社记者特意走访了在这里求学的“大学生殡葬师”。
在中国,殡葬从业者一直很受社会忌讳。但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殡葬行业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系党总支书记钟启顺说,“以前没有人愿意从事社会地位低的殡葬业,殡葬人员不是‘农转非’的弱势群体,就是被遗弃的孤儿,技艺传授也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防腐冷冻设备、化妆整形技巧和更注重人文关怀的殡葬仪式不断出现,以前殡葬从业人员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殡葬行业需要专业教育。”
点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大学生擎着这样的理念,行走在从生到死的文明路上。
八,美国《时代》周刊推举韩寒为全球最有影响人物
http://daxue.163.com/10/0409/09/63QNL1T100913KA0.html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士候选名单,韩寒入选,且票数一直在上升中。
有媒体认为,《时代》的评选体现了其关照世界的一以贯之的傲慢与自以为是;《时代》对亚洲等其他地区的无知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悲剧”。也有媒体认为,这不过是《时代》与韩寒的互相炒作。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韩寒入选,委实名至实归。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准的异类。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中国理所应当该有千千万万个韩寒,但是,我们却只有一个。我们这个国家缺乏创造力,甚至缺乏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官气弥漫的闷罐,官僚程式,窒息了整个社会,让年轻人呼吸几难。
点评:别臭,说一百个韩寒不能当选的理由,人家有人家的标准;别酸,说当选了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有本事的,下次你也当回候选人;有气度的,如我,向韩寒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