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仍然需要千万比干

(2009-03-30 19:56:42)
标签:

领导

教师

谈古

杂谈

今天仍然需要千万比干

王旭明

 

比干,何许人也?原以为神。近日到河南的卫辉,方知其人其事。比干乃皇帝后裔,殷朝沫邑,官至少师,因直言相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是我国历史上以死谏君之忠臣典范,孔子称之为“三仁之首”。据说,孔子终生不留笔墨,惟独途经比干墓地留下了四字墨宝,可见其对比干的推崇之至。

比干是我国忠谏文化的始祖,他的事迹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大忠大义之人,立刻将之与比干联系在一起。应该说,忠谏文化促使政治走向开明,促进正义得到弘扬,促进中华民族的奋进。比干之后,忠谏之人层出不穷,忠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千万比干。

各中原因,一是我们现在的政治决策机制,乃至各级行政决策机制,虽然远远高于上古时代,其文明程度更非比干时代所比,但应该看到,我们的决策机制也远非尽善尽美。不少地方、不少决策还没有摆脱,或者说还没有根本摆脱一个人说了算的“长官意志”。由于决策不民主、决策不科学为事业带来的损失还少吗?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决策机制,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用制度推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则需要千千万万比干这样的人物,在制度还不那么完善、不那么健全的情况下,敢于直言相谏,敢于坚持真理,尽可能少的减小事业的损失。

二是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趋于功利化,更加注重实际利益,谏言者往往得不到上司的认可,甚至还有可能被打压,更不用说被重用。今天的谏言者虽然不可能再被剖心,但软刀子杀人的味道亦甚于剖心。想至此,谏言者自然会退避三舍。再看看那些不仅不谏言,直言都不敢,只会进谗言和谎言者反倒如日中天,谏言者自然会越来越少,所剩无几者还有可能望而却步。

三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我,更想到了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千千万万比干式的学生,具有自己独立人格,坚持自我独立品味,发扬中华谏文化的重要性。应该看到,年龄、经历如我者,已经是在时代风云变幻的油锅中煎熬出来的一辈,爽滑如油条,光亮如鞋油,自己已是全然不觉,改掉是很难的了。况且,自古赞歌容易谏言难!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未来的一代敢于直言、敢于讲真话,敢于批评各种不正确的见解和错误思潮,而不必为尊者讳,更不必谙熟圆滑世故之道。教育下一代,从现在开始。

当然,对比干也不可全学。比如他太“拧”、太“轴”,居然连续四次劝纣王,怎不引得人家生气,剖心是过了,愤怒是正常的。我们则谏一谏二足矣,起码要保住命、保住心,来日方长。

还应敬佩的是,林姓天下人。据说,比干的妻子逃到了树林里,生下了遗腹子,不敢取其真姓,乃姓林也,从此姓林的便成了比干的后人。在比干墓地,全世界不少林氏捐资捐款并常年祭拜,对比干充满敬意。假如今人学不了比干,学学他的后人也好。起码不要只会溜须拍马,更不要诬陷谗言,心是保住了,保住的却是一颗糟朽黑烂之心。考虑到您的下一代,请积一点德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