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捡拾的文字——银子

标签:
代马依风走京西京西古道旅游 |
分类: 古道活动 |
马队共有六匹马,四匹棕色,两匹白色。
它们随着我们一起跋涉在古道上。其中一匹白色的,温顺听使唤,大家都喜欢。我便亲切地唤他“银子”。
头一回跟银子搭伴,是登大寒岭。那地方上山的路几乎没有,顽石凸凹,枝蔓绕缠,很不好走。
像燕子、阿黄几个身子骨弱的,早就望而却步,转乘大巴去山那边守候了。
上大寒岭的小道藏在几间破房子后面,不熟悉地形也难能发觉,仰头一瞧,整座山岭像个愣头青汉子,大咧咧地坐在那里,朝下方的我们冷笑。
这一回,轮到我和银子走在前面,头顶上烈日暴晒,脚下乱石如斗,向前没捱多远,人马早就挥汗如雨。
联想到昔年马帮行走这里,还要驮着偌多的货物,自然更是吃力。
好容易到了大寒岭关城,人马便赶紧躲去树荫下休息。银子终于可以四下拣鲜嫩的草吃了,一边打着响亮的喷嚏,一边轻轻甩着尾巴。
赶着歇息的空儿,我跟它合了影,它温顺地配合着,像头听话的猫咪。
电视台的人也赶上来了,它们要拍些马队入关出关的镜头,照例又是我和银子走在前,拍了一遍又一遍,其他马儿都有些燥性了,只有银子还乖乖地随我往返,大家便更喜欢它了。
收工后,人马向山下赶,我还特意给它掐了一朵红花戴在头上,别人见了,都笑我把它当宠物了。
但那天,我并没有骑银子。
直到第二天去桑峪,因不是山道,大家纷纷上马,我才跨上了白马的背。谁想它不但不配合,还转头咬我的鞋,我方才发觉原来它不是银子。
银子靠近背的鬃毛有几簇被修剪过,这是它跟另一匹白马的区别。当我走向它时,银子便抬起水汪汪的大眼睛来。我摸摸它的脖子,翻身上去,它就稳稳当当地驮着我一路小跑。
人们见它这么驯服,都喝起彩来。摄影家袁均也想上去骑一下,但跨上后,银子就是不肯动弹,后来还是我牵着它才勉强转了两周。
跟着骑上去的是一个小伙子,但一样无法让它动弹,只好又怏怏地下来。
我可爱的银子啊!
文 宋别离
摄影 王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