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2009-04-28 13:36:25)
标签:

门头沟

东胡林人

军事遗址

京西古道

旅游

分类: 村落风采

东胡林人——从山洞走向平原的祖先  

 “在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侧的清水河畔,有一座距今10000年以前的古墓葬。墓中有两个成年男子和一个少女的遗骸。在少女胸前有一条用50枚小螺壳制作成的项链,异常美丽……”

    约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北京门头沟东胡林人离开山洞走向平原居住,失去了山洞的保护,他们自己便“筑土构木,以为宫室”,并有原始畜牧业的萌芽。

    接下来我们前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东胡林村”:

    东胡林村有两个重量级的文物遗址:东胡林人遗址元朝军事遗址。前者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至于元朝军事遗址恐怕您即使到过东胡林村也未必见到过它。

    顶着中午的大太阳,我们跟着向导一起前往元朝军事遗址。当地人简称这个遗址为“元人遗址”,所以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还以为是“猿人遗址”,差点和东胡林人遗址弄混。

    先不说前进的步伐有多艰难,您看过照片就知道了: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这就是我们上山下山的“路”,我就是在下山的时候不小心,脚一滑,出溜了一下,然后腿上就出现了酷似adidas经典三道的划痕。这时,突然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我改装了一下:其实山上本没有路,出溜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路爬来,包揽四周风景: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我们站在东胡林村对面的山上,俯瞰整个村落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109国道是斋堂川深处联系外面世界的生命公路。

   我们费了千辛万苦,到底要看到的元人遗址是什么样的呢?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这个平顶的山头上就是了,据向导说,原来的围墙比这还要高,军人们在这里瞭望军情。而我们下山的道就是他们下山取水、取物资走的必经之路。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我们花了半个多小时从山脚走到这里,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古人不仅要走还要在这里建造军事堡垒,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山路上开满了粉色的野花                          向导告诉我们这种花可以吃,嚼在嘴里甜滋滋的~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仔细看啊,山坡上绿色的岩石仿佛流淌下来的瀑布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我们的向导,一路走来脚步轻盈、身手敏捷,我们这群20来岁的年轻人呼哧带喘,自叹不如。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别看这像是一块其貌不扬的黄土,其实它是......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对了!东胡林人遗址!

不过周围除了若干坟头,看不出任何受到保护的迹象。过去埋东胡林人的地方,现在依然是一个坟圈子。

京西古道沿线考察手记(6)

    东胡林人遗址距离村子还是比较近的,来回不过半个小时。回村的路上看到裸露的土层,上面是黄土,下面的部分能看到很多鹅卵石。

    向导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条大河,宋朝的时候还可以走大船,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化,水还在流淌,只不过成为了清凉河,而过去的河道也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村落。

    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个挺有意思的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是有根据的,当地人喝清凉河的水长大,说话有口音,而过了清凉河,那边的人喝永定河的水长大,基本上说的都是普通话。信不信,您来这走一趟,和当地人聊聊天就明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