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后的巧合

(2009-02-16 14:56:52)
标签:

古道

马帮

行走活动

文化

分类: 古道活动

    在《代马依风走京西》筹备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条报道:

   “2005年5月1日,由云南某文化公司策划,与云南省茶叶协会、云南省茶叶商会共同举办了“马帮茶道·瑞贡京城—— 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的活动。云南马帮从云南普洱出发,来自云南贡山、腾冲和施甸等地11个少数民族的68个赶马人,赶着120匹身驮3000千克云南普洱茶的骡马,历时5个半月,穿越5个省份,行走4000多千米,重走160多年前进京献贡必经的茶马古道…… “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结束后,策划和组织方编辑出版《八千里路茶与马》记实性图书完整记录本次活动的经过,并制作大型纪录片《八千里路茶与马》,通过事件营销后续产品的推出,对此次活动和普洱茶形成全方位的整合营销战略。”

“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事件营销传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组织者通过复原历史事件、义卖筹款兴建希望小学、选择参加者人选等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构思策划,沿途在众多城市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得到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形成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为普洱茶树立了良好的产品形象。

    在“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中,组织者共买了120匹驮马,让这些马匹从云南跋涉4000多千米,把重达数吨的普洱茶拉到京城“瑞贡”。这些驮马经过长途跋涉,大多体力透支,甚至有4匹驮马在途中被活活累死。回首168天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活动组委会负责人感慨万千。这些分别来自彝、藏、傈僳、怒、布朗、哈尼、佤、普米、纳西、汉11个民族(另有一位摩梭人)的赶马人,在分别由贡山、宁蒗、施甸、腾冲、思茅、版纳等地赶到正式出发地——普洱之前,就遇到过泥石流、雪崩塌方,穿越无人区时迷失过方向。在5月1日从普洱出发,跨过六省市的80多个县市,10月18日抵达北京的历程中,他们又遭遇了许多的险境:暴雨突降、河水猛涨,马队险些全军覆没;过铁路道口时,被火车惊吓的马四处狂奔乱跑;意外车祸导致同伴战友的遇难身亡……

    这支由多民族兄弟组成的云南大马帮,也以其千难万险不回头的特有毅力,深深感动了中国:在四川广元,进城马帮受到了上万市民的夹道欢迎和众多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的年轻市民的十里相送;在川陕交界的剑门关,几百名群众拿着摄像机、照相机早早等候着马帮的到来,要拍下“雄关漫道”的珍贵镜头;在陕西周至,一位当地老大爷从很远的家里将电接通到马帮驻地,为马帮通宵照明;在山西,被称为“中国儒商第一园”的常家庄园邀请马帮入园共度中秋佳节,五台山各大寺庙的主持集中为云南大马帮举行祈福法会,祝愿马帮平安进京;在北京,北京市民不仅打出了“北京人民欢迎云南大马帮”的巨大条幅,而且为每一位赶马人送来了温暖的新棉被和情意绵绵的保暖内衣,《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成都晚报》、《西安晚报》、香港《文汇报》、泰国《世界时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报道云南“重走茶马古道,再现历史盛事,一路播散爱心,为和谐社会出力”的这一壮举。
    时隔四年的今天,我们发起一次京西古道的重走活动,几乎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行走。但如果说茶马古道的重走是为宣传推广普洱文化,那么我们的这次重走京西古道就是为了打造古道文化品牌,推进门头沟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独具慧眼的企业融入活动之中,形成品牌植入共创辉煌的良好效应。

    惊人的巧合或许是为了不同的目标,但我们相信其结果一定是相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