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很好,在连绵不断的阴雨天中,出现这样艳阳高照的一天是让人振奋的。
从遵道镇中心到马跪村因为距离较远,我们一行四人决定骑车前行。道路还算好走,一路上除了风驰电掣的大型、小型运输车辆载着建房材料带起一阵尘土外,道路旁边黄色的油菜花,绿色的麦田映着远方的青山,煞是好看,我总是想象这个美丽的城镇在地震之前的样子,平静、安详……
进入马跪村后,我们兵分两路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家庭结构、年龄、学历、收入、保险、大额支出、大额收入等。
村民对我们的到来都很热心, 每个问题都认真的回答,我们也认真的记录。从得到的信息来看,大多数村民的经济收入都让人心寒。
一般村民只有两亩土地,多一些也就四亩地而已,而这些土地基本上只能保证每家的口粮。如果还能够有所剩余,也基本上用来换一些可以饲养的牲畜,小猪仔、小鸡、小鸭等等,而这些牲畜基本上都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来饲养。一头成年的猪可以卖300元,鸡鸭的价格就十几、而是快钱,如果不能形成规模饲养,基本上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而一般家里的劳动力都是青壮年,大多数也都是打零工,每天几十快钱的收入。而摆在大多数村民眼前的实际情况是必须马上重建房屋,对于少则4、5万,多则7、8万的建房款项,村民大多是负担沉重,基本上所有村民都负债盖房。

一路上,所有的村民除了回答我们的问题,都会痛心疾首的诉说这场地震带来的灾难。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在询问的时候,刚开始她还可以正常的回答我们的问题,但当问道她家庭成员时,她说丈夫、儿子都在地震中去世了,我们一下子不知道怎样询问。这个不幸的女人对我们说,因为地震中房屋倒塌,自己的腰也在地震中被砸伤,形成粉碎性骨折,因此不能够做体力工作,或者换一种说法是什么都不能做,家务活也变成很困难的事情。而使这个家更加艰难的是她年迈的婆婆还指望着她的照顾,因为婆婆眼疾,什么都看不见,需要有人贴身照顾。对这个已经是雪上加霜的家,只有让人忍不住的心酸。调查也进行不下去,安慰了几句,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开了。
沿着乡村的道路两边,盖房子的人们干的如火如荼,有好几次的调查询问,都让我不好意思开口,这种时候,我总是不人心打扰他们建房的进度,一个房子就是一个人的家,家一天没有建好,就一天得不到应有的温暖,这个时候我有种强烈的感受,家的感受,心的感受。虽然这一天,我们只做完了31份问卷调查,我还是对这里人们的生活忧心忡忡,真的希望他们早日重建家园,早日搬进明亮的房子里。
注:调研时间:2009年4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