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淡定育儿是一场艰难的修为

(2013-11-17 16:40:45)
淡定育儿是一场艰难的修为
(希望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永远都是这样的笑脸)

明年二月止境就要上小学了,幼儿园、学校的种种幼小衔接,细致有序的进行。参加了学校的四次学前活动,止境在心理和独立能力方面,已经不是问题。对于他来说,小学就是换了一个幼儿园一般,从小小的一个换成了大大的一个。

 

而幼儿园里,最后一个月安排了lunchbox的训练使用;环境摆设布置成了跟小学教室一模一样,五个人一组跟着一个老师开始intensive的学习,一堂课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到半小时……

 

止境依然如故的开心,快乐,无论身边这些小变化如何密集的进行,他还是维持着他的生活调调,相比说来,他比我这个家长要淡定很多。是心理年龄还小,没能感受到实在的压力,还是他就是如此顺畅的适应着改变?得到答案还太早。

 

毕竟,根源于心的还是传统教育,孩子一旦上学,首先涌上心头的就是:尽力让孩子学好!大环境下,西人的教育虽然不会把成绩放在绝对高度,整体的教育机制也是鼓励孩子全方面发展,发掘各人的优点,多角度成才;另外,就上学的时间,组织方式,作业的量等等,澳洲的小学相比国内,还真算得上天堂一般。

 

可是,事实总是无法片面。虽然这样,虽然那样,不可抹杀的一个事实就是,同样有大批的亚裔家长,依然把成绩放在重要甚至首要的地位。孩子到了四年级要考OC,中学要考上精英中学,大学要上好大学好专业,这些依然是家长寄于孩子的愿望和目标。目标之下必有所动,身边熟知的人,大多都会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力求孩子走在前面,学习成绩优异。

 

竞争在全世界都是公平的,虽然细节和实施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实质可能还是一样。

 

这种心态,以前没有,等到自己孩子要上学了,自然就有了,而且来得这么迅猛。

 

很多家长也吐槽说,要淡定。孩子的一生,未必是靠一时一事,是一条漫漫长路呢。于是,也有不少人,没能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没有夸张的给孩子拼命补习、没有马不停蹄的安排着孩子学这学那,他们更多是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行,哪怕他们的孩子暂时在各方面有所拖慢。

 

淡定确实是难得的,甚至我都宁愿是淡定的那一群,可我自认为要做到完全淡定是很难的。要知道,在一群人都在拼命向前跑的比赛中,一直能稳妥的落在后面,却依然自信的跟着队伍前行的,需要有多大的信心和强大的心理。人人都喜欢跑在前排,难以忍受落后。因为落后的那段时间里,心中的焦虑、疑惑、挫折感,是需要在未知的将来才能一一化解。要有这样的能力,真的需要很准确的前瞻和足够坚定的信念。要是将来孩子难免有点这个那个的失利,会不会又来后悔当初没有如何如何呢?

 

换角度仔细一想,人生是场短跑还是长跑?如果是短跑,起跑和加速显然是非常重要,如果是场马拉松呢?起跑的稳定,中途的维持,后程的冲刺,却是需要不少技巧而非简单的一味向前冲就可以胜利,相反,保持体力,逐渐加速等技巧不可或缺。

 

看遍各种帖子、讨论,各说各理。然而,共同的一点就是,无论怎样的选择,家长都是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人生,出发点都是最原始的爱。只不过选择的方式,真是千秋各异。

 

个人拙见,无论怎样的选择,首先是保证孩子身心的愉快,情绪的积极,态度的自觉;其次才是某个具体目的的达到,如某个考试的攻克,某项才艺的学习等。如果后者要以牺牲前者为前提,则大可不必强迫。前者才是保证孩子一生身心健康,得以走更长更远的路的财富,

 

我眼中的淡定,化成一种另外意义上的积极。面对过程,积极努力;面对结果,淡然面对;淡然过后,思索因果,换一种方式继续努力,就这样一步一步朝着力所能及的方向走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