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生活之内 |
一直不敢说自己有洁癖,却发现相比而言,我确实把一半多的家务时间花费在清洁二字上。家中虽然谈不上洁净无尘,但总归算得上窗明几净,简洁舒适。
大概是家庭影响,自己的父母从小就给我一个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耳濡目染,爱收拾也成了一个习惯。有了孩子的家,变得如同战场,两孩子可以瞬间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能移动的东西撒得到处都是,场景之惨烈让我动容。幸好心情早已有准备,从一个孩子到两个孩子的这么几年,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场景。我还是放任孩子在家中的这种极度自由的,为此,付出体力的代价也心甘情愿。
本性上,最喜欢做的家务就是跟清洁有关的一切。洗,扫,看着眼前的脏乱的污渍一片片的消失,换成干净的颜色,心中竟然有莫名的欢乐的快感。把脏衣服一一收齐放进大大的洗衣机,把干净的衣服晾晒在明亮的阳光里,把带着阳光味道的衣服收进柜子,把垃圾打包扔出去,给孩子每天穿上干净的衣服……任何的这些有关“干净“的事情,都会带给我沉静的喜悦,这是我生活里追求的幸福的一种。
做饭后,我喜欢把厨房收拾干净再叫家人来吃饭,因为那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否则感觉如同在一堆垃圾中晚餐;摸爬滚打的孩子每天都换好几身衣服,不嫌麻烦,从里到外换个彻底;各种擦干用的毛巾每天都换,保证它们干干的而不是湿漉漉的,用的时候是暖暖的干燥感;手到之处,摸上去都是洁净的;地板,每天都拖上一遍,孩子们可以放心在上面打滚……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如果家长把时间过多的投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难免就会有一个杂乱脏的家庭环境,幸福感会有所减低。我不能对这个做出判断,却认同这个事实。认识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家庭,夫妻两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妈妈说,我宁愿把时间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也要少做家务,脏就脏点吧。他们的家拥挤杂乱,卫生死角让人不忍触碰,但一家人确实也很习惯。这是他人的生活方式,我不做评价,只要个人愿意,这是他们的选择。
生活已经够忙乱,心却要不慌不乱。每天,花上一个小时,好好的把家整理得整洁清爽,当家人从工作的劳累中回来,当孩子们从幼儿园回来,打开家门的第一眼,是一个如此的景象,心里会多几分温馨和安宁;在干净的椅子上坐着,在干净的桌子上用餐,在干净的房间里玩耍,在干净的床上入睡,这是我想看到的一幕幕。仿佛这样,我更能好好的把握人生,心中会更有一种信心。如果面对一片狼藉,一片尘埃,是否心中也会添上灰色?至少我选择了前者,我尽量在两者中找到平衡,既要好好陪伴孩子,也要保证家中的整洁。当然,代价就是双倍的时间和体力付出,但,这就是生活,我选择的生活,我想要的生活。我享受其中,我乐意付出。看着家人在我的劳动中感受家的温暖,就是最美美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