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卫生部直属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小儿内科-
婴儿的哭声、笑貌及喃语,都是他们发给大人的“讯号”。也就是说,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咿呀之语,正是婴儿想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信号”。如果周围的人,对他的“信号”立即回应,他发出“信号”的积极性就会大幅提高。当婴儿对母亲发出声音时,就表示他正要告诉母亲什么事,做母亲的一定要有回应。
有不少人认为,小孩子不会说话,除了吃喝拉撒睡外,没什么交往能力和需要。婴儿真的没有与人交际的需要吗?因为他小就可以忽视培养他的交际能力吗?事实并非如此,周岁以内的婴儿会以其特有的形式表现出交际欲求和能力。
从出生之日起,婴儿就有与他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的需要。他们需要有机会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大多是通过与别人进行“交谈”来实现的,这正是理解力和语言产生的基础。4个月的婴儿会明显表现出欢愉或不快的感情,表情也越来越丰富,你逗弄他时,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而当饥饿、生理上或心理上感觉不舒服时,就会发出与平时不太一样的哭声。平时也会伴着"咿咿呀呀",好似有话对你说,但是困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而用跺脚、拍打发出声响,来引起人们的注意;5~6个月的婴儿在看到你和家人或者熟悉的面孔时,会露出友好的微笑,传达出"我喜欢你"的意思。
婴儿和大人一样,当他感到高兴时,他也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分享喜悦。8~10个月的孩子语言、运动能力及情感智慧发展很快,他已能听懂你常说的赞扬话。当听到大人的喝彩称赞时,就会兴奋不已,会重复表演原来的语言或动作,激发他的表现欲望和探索精神。宝宝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可产生良好的情绪。
对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表现和成就,家长都要随时给予鼓励。要用你丰富的表情、由衷的喝彩、兴奋的拍手、竖起大拇指的动作等,表现出你的赞赏。这会营造亲子气氛,优化孩子的心理情绪,有助于他形成自信的个性心理特征,这对于宝宝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