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时期辅助食物的添加,实际上是帮助宝宝从乳类喂养到成人饮食的过渡,所以每个阶段的辅食添加也不同。宝宝的牙齿及吞咽能力未发育完全,制作时要将食物处理成汤汁、泥糊状或细碎状,宝宝才容易消化。初期给予宝宝辅食时,食物浓度不宜太浓,如蔬菜汁、新鲜果汁,最好加水稀释。辅食尽量采用自然食物,且最好不要加调味料,如香料、味精、糖、食盐等。在食材的烹煮方面,尽量不要太油腻,烹调后的辅食,不宜在室温内放置过久,以免食物腐坏。制作辅食要注意食物温度,不宜放置在微波炉中加高温,以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为提高孩子的食欲,给孩子选择食物及烹调时,要注意孩子的喜好。孩子一般喜欢软的、易嚼的、松脆的食品,而不喜欢干硬的食物。色彩鲜艳的食品更受孩子青睐。食物的温度以不冷不热微温为宜,孩子一般不喜欢食物太冷或太热。如果孩子仍吃得太少,且伴有其他不正常状态,就不妨找医生检查一下。
1岁以后的孩子往往吵着要自己吃饭,虽然笨手笨脚,吃得不那么整洁,做家长的还是应该尽量满足他的这个愿望,这也是锻炼他独立能力的好机会。通过练习,许多孩子到2岁时就能独立吃饭。相反,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用手抓食物,塞个玩具给他玩,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不但错过了练习孩子吃饭的好时机,还会让他把吃饭和玩耍混在一起,养成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
孩子有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例如触摸食物或者把牛奶倒来倒去甚至往地板上倒,这在大人看来是故意捣乱,可他却在饶有兴昧地想看看会发生点什么。什么东西会被倒出来,是冷的、还是热的,咬上杯子一口会有什么结果。孩子分不清楚倒掉喝着的牛奶和玩耍洗澡水有何区别,他还不懂得不同的东西、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存在着区别。有时孩子要求自己吃,但吃了没几下,就又不肯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远没吃饱。只是自己吃着吃着厌倦了。这时,家长可以接着喂。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尽可能多吃些呢?首先要给他容易吃、吃起来方便的食物。否则会让他易于厌倦。其次,为提高吃饭的兴致,吃饭和玩耍时间的安排要注意一定的技巧。吃饭前的一段时间,玩耍不要太剧烈,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到了吃饭时,他已经疲倦得想睡觉了。可以让他躺着安静地玩玩或爬来爬去地看看图画册,这样。该吃饭时他正好也玩厌了,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吃饭上来。
此外,在孩子没吃饱之前,应将可能会转移其注意力的东西或玩具移开,使他专心吃饭。有些孩子吃顿饭要花很多时间,这种情况要注意观察其原因。有些孩子不肯吃饭是因为他感到孤独、被忽视,或者想和大家呆在一起。他发现用不好好吃饭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如妈妈哄他吃,奶奶也过来了,爸爸、爷爷都围着他转。
有的孩子不会咀嚼,总停留在吃汤汁或糊状食物的水平。要教会孩子咀嚼,可以给他块大些的食物,比如一块苹果、一小条黄瓜、一根火腿肠等等,让他自己咬。可以先把手洗干净,让他拿在手里吃。吃饭的时候,先给他吃需咀嚼的食物,妈妈也要吃一口,嚼给他看,慢慢地孩子就会习惯于咀嚼了。
如何应对不爱吃辅食的宝宝,以下方法可以参考:
示范如何咀嚼食物
有些宝宝因为不习惯咀嚼,会用舌头将食物往外推,家长在这时要给宝宝示范如何咀嚼食物并且吞下去。可以放慢速度多试几次,让他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按宝宝的食量喂食,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后,应让孩子休息一下,不要有剧烈的活动,也不要马上喂奶。
品尝各种新口味
饮食富于变化能刺激宝宝的食欲。在宝宝原本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分量和种类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辅食种类,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宝宝讨厌某种食物,家长应在烹调方式上多换花样。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孩子长牙后喜欢咬有嚼感的食物,不妨在这时把水果泥改成水果片。食物也要注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宝宝的食欲,但口味不宜太浓。
如果宝宝讨厌某种食物,也许只是暂时性不喜欢,可以先停止喂食,隔段时间再让他吃,在此期间,可以喂给宝宝营养成分相似的替换品。
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增加活动量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固定时间吃饭,饭前先行预告
玩在兴头上的孩子若被突然打断,会引起其反抗和拒绝,所以即使是1岁左右的幼儿,也应该事先告之他即将要做的事,如:“再过10分钟就要洗手吃饭了!”。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准备一套儿童餐具
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鲜艳的颜色,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大碗盛满食物会使宝宝产生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尖锐易破的餐具也不宜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保持愉快的用餐情绪
若宝宝到吃饭时间还不觉得饿的话,不要硬让他吃。常逼迫宝宝进食,会让他产生排斥心理。父母也不要急于把宝宝调教成小绅士或小淑女,对他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样会让他觉得沮丧而影响用餐情绪。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
重视宝宝的独立心
半岁之后,宝宝渐渐有了独立心,会想自己动手吃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拿汤匙进食,也可烹制易于手拿的食物,满足孩子的欲望,让他觉得吃饭是件有“成就感”的事,食欲也会更加旺盛。
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勿在孩子面前品评食物。宝宝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家长不应在孩子面前挑食及品评食物的好坏,以免养成他偏食的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