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婴儿是如何学习的?

(2011-02-05 10:00:58)
标签:

楷体

gb2312

脑细胞

婴幼儿期

网络联系

育儿

分类: 读懂宝宝

   
育儿:婴儿是如何学习的?
    20世纪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婴儿只能被动地观察他们

周围的世界,他们不能主动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更没有学

习的欲望,而只是坐等事情的发生。人们普遍认为,婴儿

的世界是一片混沌,没有人相信婴儿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处

理这些混沌,当然更谈不上理解。然而,随着对婴儿研究

的深入,发现事实与我们原来想象的恰好相反。

 

   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惊人能力——他们能感知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一切,能主动探索外界事物,并有广阔发展的可能性。婴儿是

自身世界的主动参与者,他们时刻准备接受周围的事物。但婴幼儿期是以“模式识别”方式来进行学习的,他对外界的刺激是作为一个综合整体来识别,无论是图象、音乐、声音,都是经反复观察和感受,将这些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模式予以接受的。例如母亲

的面孔,就是作为一种图象模式存入婴儿大脑,经反复接触,就能逐渐识别母亲与其

他陌生人。

 

   此外,婴幼儿的语言、行为习惯、性格品德,也是以这样的模式来记忆、学习的。小儿学习语言不是先分析和理解了语法后记忆的,而是以声音模式来记住成人的话,

再模仿发音;3岁前学习外语,小儿并不知道A、B、C、D、E,也不懂语法,而是将外

语作为一种发音的模式来听,经过反复多次听说后而逐渐学会的;如新生儿天天给他

洗澡,他习惯了洗澡的模式,偶尔一天不洗就会吵闹;婴幼儿经反复训练,养成了定

时进食、睡眠的习惯,一经作为一种模式印入脑中,到了规定的时间他就会主动要求

吃饭、睡觉。孩子所有的习惯均是在多次反复培养中逐渐形成的。

 

   孩子出生时,其脑细胞之间网络联系很少,生后逐渐接受各种刺激,脑细胞之间

逐渐地发生了联络。婴儿通过出色的图象学习能力,把接受到的刺激记忆在脑细胞中。重复的刺激可以使细胞之间的联络部分变粗,便于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回路。很早就

接受高效率教育的婴幼儿,由于拥有了杰出的脑细胞回路,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

高难度的东西。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来看,孩子的身体发育是先快后慢,而智力表现

是先慢后快。所以,家长要学会等待,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为,教孩子认识图片或

教孩子说话,几次就让孩子学会才行,否则就认为孩子不聪明,更不能期望孩子在一

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神童”。因为孩子的“模式学习”也需要重复地刺激才能显示

出它的效果,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其认知能力会“爆发性”的表现出来。

 

    0~3岁模式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形成良好模

式的保证。父母应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应该给他提供充满听觉、视觉、语言的丰富环境,就给予他感受最好的事物,有意识、有计划的促使孩子在生活习惯、情绪、性格、品德、智能开发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模式。如在模式学习阶段,父母能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就可为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他一生发展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