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体楷体gb2312安全感怕生 |
分类: 读懂宝宝 |
当然,把孩子完全藏匿起来,期待认生阶段悄悄溜走,也是不现实和不恰当的。孩子认生的人,往往是我们成年人的熟人朋友,甚至亲人,但对孩子来说仍然是陌生的人。其实,孩子拒绝陌生人是一种自我保护。孩子的所谓“认生”或“没有礼貌”令我们难堪,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接纳我们的社交圈子。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一下子让他们有成年人的礼貌和规矩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了。孩子首先需要建立同龄社交圈子,跟更多小朋友进行互动,学会如何融入陌生环境和集体,这些都需要练习,我们则需要根据孩子个体性格来进行帮助。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认生”、“害羞”、“胆小”之类的标签;其次,无论对方跟我们如何熟络,都不要敦促孩子马上消除戒备,更不能要求孩子见到谁都落落大方地打招呼,我们自己以身作则,对所有人都有礼貌,孩子就会模仿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另外,多带孩子去户外,带孩子跟其他人一起玩儿,见识多的孩子不会过分认生。
很多时候,幼儿抗拒陌生人,不仅是跟他们自身的怕生有关,也跟陌生人对他们的态度有关。很多成年人对待孩子的表现值得商榷,比如未经允许触摸孩子,拍头、拧脸、胳肢、抱起来,大惊小怪、高声评论,要求孩子“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什么的,或者没头没脑地对孩子提问“几岁啦?会背唐诗吗?唱个歌呀”。这些行为在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礼仪中是不被允许或视为很不礼貌的表现,如果抚摸孩子的头或抱抱孩子表示亲热,一定要征得其父母或孩子本人的同意才可。我在美国及加拿大探亲期间,每当遇到金发碧眼的可爱的洋娃娃就很想抱抱或抚摸他们,经女儿的提醒,我会克制过度亲近这些天使模样的可爱宝宝,或经他们的父母认可才去抱抱他们。因为假设有人这样“热情而唐突”地对待你,尽管你已经是懂得礼仪的成年人,在这种情况下对别人摆出彬彬有礼的姿态,恐怕也是勉为其难,更何况一个幼小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