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2010-01-06 08:36:59)
标签:

社区诊所

宝宝

掠影

病人

处方

加拿大

育儿

分类: 旅途漫记

 

    

     我们的圣诞宝宝出生已经12天了,按照当地的规定,新生儿出生后7~10天应该到所在的社区诊所“看医生”——国内称作“到医院做检查”。因为正逢新年放假期间,姑我们延迟到昨天去的。

   这是个细雨霏霏的下午,我们驱车去社区诊所,宝宝仍是安放在car seat里, 一路上 Andrew 一直在安睡中。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安睡在car seat里的 Andrew

   

     这里的社区诊所(归属于医院系统),位于一所相当于普通的住宅楼内,面积不大,但很温馨。这也是女儿做产前检查的地方。

    这里“看医生”是要预约的,但一定要准时,这样可以使医生掌握主动权,更避免让病人等候。不像国内就诊,想什么时间去就什么时间去,结果往往病人扎堆,医生疲于应诊,很难做到和颜悦色、耐心细致地对待病人,而病人等的时间长了,肯定要怨声载道、、、、。(我本人看儿科门诊的状况就深陷其中)。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诊所的外观很普通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候诊的地方很温馨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墙上挂满了新生宝宝的“玉照”及圣诞贺卡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我和宝宝在候诊室等待了约10分钟


     医生给小Andrew测量了发育指标,记录在他的生长曲线上。另一位医生给宝宝做了详细的体检,包括心肺听诊,神经反射,听觉检查,脐带、口腔、鼻腔、脊柱、外生殖器等全方位检查,确定我们的宝宝一切正常。女儿也同时做了产后的第一次体检,一切OK。在整个就诊过程中,医生始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逗着宝宝并耐心地回答女儿提出的各种问题,我是处于宝宝家属的身份到医院的,在这里没有焦急地等待,没有见医生的紧张和不安,没有拥挤和不堪的局面、、、、,一切都很从容地进行。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宝宝称体重,11天时已由3、4公斤长到3、75公斤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医生在逗宝宝,这是我作为儿科医生看门诊时,想做而不可能做的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女儿和医生轻松愉快的交流

 


加拿大掠影:(11)宝宝“看医生”
                                  医生给宝宝做详细的体检


 

     医生给女儿开了外用的药物,仅有处方,需要到超市取药。这里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处方药物,但必须医生的处方,且需要本人带着证件取药,药盒上会注明病人的姓名、详细用法,当然出厂地、时间、批准文号更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医院与药房分离的现象是我在美国时已经看到和了解到的,这避免了国内医药挂钩的某些弊端。(国情不同,不可能照搬,医疗改革任重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