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上午,某著名公司主办组织了一场学术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关注母婴健康——围产期医学新进展研讨会”,邀请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的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丁教授作为主讲人,分别做了学术讲座。丁教授的题目是“产前超声诊断”,丁教授的题目是“早产儿的营养和喂养”。两位北京的专家不愧为“象牙塔顶端”走出来的专家,讲授的内容专业而新颖。
我讲的课题为“儿童早期发展的新观点”,这是我近年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也是我认为有必要大力宣传和推行的育儿基本观点。既然是“新观点”,就必须要有新意、新内容。我从这样几个方面阐述了以下主要观点:
儿童早期发展是一门新兴科学,是集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新生儿学、儿科学、营养学、教育学及法学在内的边沿科学及交叉科学,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孩子的早期经历在他们的长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3岁是婴幼儿体格、智力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这种早期发展的影响可持续终生。3岁时大脑复杂性和丰富性已基本定形。早期的生活环境,实际上决定了大脑的结构。早期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世界。如果父母无法在婴儿初生的头两年内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可能会导致婴儿终生的情感和能力问题。
0~3岁婴儿是人类的“模式学习时期”。通过出色的图象学习能力,把接受到的刺激记忆在脑细胞中。婴幼儿的语言、行为习惯、性格品德,也是以这样的模式来记忆、学习的。因此父母应从孩子一出生起就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模式。家庭是最重要的早期教育场所,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3岁前,尤其是在2岁以前亲子关系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婴儿时期是否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孩子后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养育者对婴儿缺乏情绪依恋,将对孩子的生理、社会性、情绪与智力发展产生长期影响。家长应该和孩子有长期的亲密、高质量地接触,以确保孩子心理有一个正常的发展。
母婴依恋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质量。即使母亲和婴儿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只要质量高,也可能建立安全性依恋。最重要的是看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息的敏感程度和母亲对婴儿的关爱程度。母爱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养育儿童是一门科学,要树立“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胎儿也是一个人”的观念。健康不单纯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疾病,还应包括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适应社会能力。
在后天环境因素中,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有早期营养和早期养育环境两大方面。在养育环境因素中,科学的胎教、丰富多彩的生长环境、系统的早期潜能开发与训练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举措。
3岁以前儿童主要是神经心理的发展奠基时期,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认知思维能力,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学习。在早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目的是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而不是让孩子掌握什么知识与技能。早期潜能开发应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与促进,为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环境,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所谓教育。
“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
“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早教要“润物细无声”,这不是早教机构能够轻易实现的培训效果,这蕴含着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发现身边的“生活元素”,细心的家长要借机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一切和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孩子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认知水平。
要发展孩子的“玩商”。
玩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意、自信心、同情心、想像力、社交能力、平衡感、时间空间观念、手指灵活度、逻辑思维、选择与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玩耍是门深奥的学问,在玩耍的过程中,方向感、空间时间的掌握、沟通技巧、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等知识,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的囊中物。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表明,自由玩耍会让孩子受益无穷。它有助于孩子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发展解决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玩耍学会自己探究尝试、掌控环境。
大人千万不要手把手地教孩子,无论是多么小的孩子。应该让孩子自己去研究,给孩子自己发现的机会。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克制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鼓励宝宝爬行;让宝宝在探索中成长;对宝宝少用禁止语;不要阻止孩子淘气!给孩子应有的“权利”;
让孩子表达本能的情感; 及早提供优质教育; 多陪伴孩子等,都是我在讲授中表达的观点。
事实求是的讲,我是一个表达能力比较强的人,多年的大学教师授课经验及近百次的育儿演讲,均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这一次也不例外,200多位来自省市各级大中型医院的医护人员参会,时值中午12点半,没有一个人离场,没有一个人走动,全部聚精会神地听课,直至终场,热烈的掌声就是给予我的演讲的热情关注和最好的评价。会后我的一个研究生说,我的课许多人没有听够,希望以后有机会多讲,听完课回家后她马上改变了对宝宝的态度和策略,主办方也反映,会议取得非常好的反应,医护人员对我的课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再聘请到我授课,、、、、。
今后,我会通过更多的渠道将我的育儿观念和方法传授给更多需要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