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淘气这个词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父母会条件反射性地出现这样的反应:淘气—令人头疼—赶快制止。
当孩子开始爬行的时候,淘气就开始出现了,凡是手可以够得着的东西,他都要拿过来,能拧的拧,能撕的撕,还要放到嘴里尝一尝。而且孩子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淘气的对象,并以此为乐。如他会把餐巾纸一张一张的抽出来,把花掐断,把鱼缸的小鱼捞出来,把书撕坏,玩电插销,按电视机的按钮`````,真是数不胜数。这些行动不仅给父母添乱,有时还给孩子带来危险,所以,父母往往是一发现孩子的淘气行为,就马上予以制止。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其原因就是他们拥有好奇心。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却是每一样都充满了吸引力,他想一个一个的弄清楚。这种淘气是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并不是坏事。感官和动作探索是形成早期学习和思维过程的基础。孩子通过活动不但更能灵活的支配自己的四肢,而且有益于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注意力的集中,以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活动给孩子带来欢乐。如果大人总是不许孩子乱跑、乱动,让孩子终日坐在小床或小车里,他们不但不快乐,而且智能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不仅不应阻止孩子淘气,而且还应很好地引导和培养这种行为。
孩子的淘气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孩子通过淘气使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后,便不会继续做了。因此,只要是没有什么危险,应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活动少加限制,容许孩子淘气,等待他自己从淘气中“毕业”。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防范淘气带来的危害,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避开那些有危险的活动,把可能有危险或不宜摆弄的东西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淘气的天性得到尽兴的发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