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生命被放弃,我的心如突然降临的寒流一样冰冷。
昨天中午我们ICU病房由二楼神经病房转来一个12岁的大男孩,10多天前因为头晕,恶心逐渐加重,由当地医院转入儿科神经专业病房。虽然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但病情不见好转,且日益恶化,继而出现头痛、呕吐、昏睡、昏迷、抽搐,17日夜间突然呼吸停止,紧急插管上了呼吸机。通过脑核磁共振发现及临床表现证实,患儿得的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这是一种病情严重,复杂多变的疾病,但只要全力救治,度过危险期,部分病人还是有可能缓解好转的,当然20%左右的死亡率也显示了这种病的凶险程度。
在转入之前,我到二楼会诊,向家长谈到了病情的危重和可能的预后,其实这些家属早已心知肚明,家长关心的是转入ICU病房需要花费多少钱?作为医生,我真的无言以对,我知道这种病情下,上呼吸机的病人需要特护,使用有效抗生素、球蛋白、降颅内压、营养支持疗法等,每天治疗费用至少是4位数,如果到医院的大ICU(成人病房)治疗,每天花费5位数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家长在治疗与放弃之间徘徊不定,要协商后再定。面对一个抚育了12年的孩子,母亲并非不知道“人财两空”的结果,但感性地坚持治疗。我们病房早已经做好了接受病儿的一切准备,直到下午2点钟,在二楼数位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病儿连同呼吸机转入我们病房(收治重危病人的ICU病房),我迅速地查看了病儿并下了必须的紧急医嘱和常规医嘱,并和家长再次做了病情交待,但我不能回答家属最期待的答案是:花了钱,就能把孩子的生命拉回来。我想,任何一位清醒的、有责任的医生,面对上呼吸机的垂危病人都不会做出这样不科学地承诺。
患儿是个发育良好,看似健壮可爱的男孩,虽然是深度昏迷,但在呼吸机的支持下,闪烁的仪表上,显示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尚在正常范围。此时,呼吸机的转动,带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仍在天宇中行走,这个垂危的病儿,却如同深度睡眠,做着好梦的孩子,安静地躺在病榻上,外表看不出明显地异样。我们期待着通过精心地治疗,患儿有奇迹出现。
下午5点左右,病儿的父亲找到我,说要放弃治疗,明日回当地。因为在当地已经治疗好长时间,加之转入大医院10余天的治疗,已经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把房子也典当了,家中还有70多岁的老父老母及年幼的女儿,实在拿不出钱了。我知道,在父亲看似平静地陈述下,家人的心在滴血。有谁会把自己12岁的儿子亲手“托入天堂”!但我知道,明晨一旦呼吸机拔管,患儿的呼吸会立即停止,家人是不可能带着有生命的儿子回到家中的。医院不是慈善机构,不能救助所有可怜的病人。钱、钱、钱!在生命攸关的关头,它扮演了不可缺的主要角色。因为无钱放弃治疗,因为无救放弃希望,这种无奈和悲哀,作为看似“司空见惯”的医生,心中也是充满凄凉和苦恼的。
期待医疗改革,期待国家对特困家庭出台特殊政策,让可能医治的病痛不再因无钱而拖延,让生命不在金钱面前如此低微,如此无奈,让医生不再为可能医治的生命而惋惜,也许目前只是个良好的愿望而已!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力的增强,总有一天我及我的医生同道们的愿望是会实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