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孩子看病有学问

(2011-01-27 23:13:00)
标签:

育儿

楷体

gb2312

学问

药物过敏

杂谈

分类: 微言杂谈

    

   

     每当看门诊时,经常被家长围得水泄不通,病人排队等待就诊的的焦虑心情非常理解,作为医生也非常希望尽快处理好每个患儿。医生需要从家长的叙述中,了解患儿从发病到就诊的全过程。但不少家长在就诊过程中不太配合或不懂得配合,叙述病情罗里罗嗦又不准确,无形中拖长了就诊时间或给医生的诊疗带来错误的信息,实际上带孩子看病是门学问,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学问一:诊前准备。

  看病前,应该先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不能二话不说抱起就走。试想,孩子本来就不舒服,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见到一大堆陌生甚至“可怕”的白大褂,自然格外焦虑。如果他大哭大闹起来,还会影响医生及时诊断。对大一点的孩子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让孩子能较好的配合医生的查体和必要的检查。

    要给孩子穿戴容易穿脱的衣服,特别不要穿连体衣或特别厚重又繁琐的衣服,因为医生很忙,不要因为给孩子穿脱衣服耽误太多的时间。如果在外院就诊过,应该带上相关的病历或检查单,供医生参考。

 

  学问二:陈述病情要准确。

  比如“腹痛半天”或“发烧5天”,而不是“从外婆家回来就肚子疼”或“这好几天老是发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烧起来”。如果是发热,一定要讲清楚发热的程度,出现的时间,有无伴有其它症状等。另外,不要向医生强调自己的臆测和想法,如“我的孩子得了心肌炎”,“孩子是感冒了”,“孩子的病是不是先天性的”等。

 

  学问三:回答问诊要细、具体。

  比如医生询问孩子腹泻的次数,不能说“好几次”或“每次换尿布都有”。重点向医生介绍患病的时间和主要症状、在家或在外院的诊治经过等,尽量做到叙述得既简单又很清晰明了,以便医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病情,做出判断。不要拖泥带水地说了半天,还说不到点子上。

 

  学问四:提供孩子的准确信息。

  不同年龄孩子的用药量有所不同,医生开药时,要主动告知孩子的实际年龄(周岁)和体重;既往有无重要病史;在外院做过什么治疗和检查,效果如何;孩子是否是过敏体质,有无曾经对某种药物过敏;上述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用药,避免药物过敏反应等。

 

   学问五:尽量尊重医生的诊疗意见。

    医学是非常专业的一门科学,又是一门经验学科,医生对病人的诊治是根据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的。作为患儿的家长在就诊过程中可以和医生沟通或提出个人的想法,但原则上应该遵守医生的诊疗意见,特别是病情复杂和较重的病人。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妥或疏忽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学问六:就诊完毕注意事项。

  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场所,也是疾病交叉感染的高发区。孩子患病时,抵抗能力更差,如果在医院长时间逗留,必然会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因此就诊完毕,家长应收好处方,尽快安静离开。

     如果是输液治疗,首次用药一定要在医院进行,不可带药回家自行输液,以防出现意外情况(过敏反应或输液不畅等)。对口服药物要问清服用方法,并对照药物说明书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