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014-08-18 09:51:05)
标签:

文化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金山寺。寺里,那幅李公麟所画的东坡画像还在──那是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保存下来的,苏轼看着自己的这幅坐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对他的后半生作一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画是十年前的画,画中的苏轼是十年前意气风发的苏轼,那是西园雅集集会时,画家李公麟留下的苏轼形象。
     这是一幅苏轼非常满意的作品,地点是在驸马都尉王诜王晋卿的西园,当时。全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几乎都来了。
     苏轼就坐在这座王家花园的一块石头上,头上戴着他标志性的“子瞻帽”,手里拿着弯曲的竹杖,穿着宽大的道袍,神情严肃地望着花园的尽头。他的眼睛细长而又明亮,还是那样纯粹没有遮拦,眼睛上面的双眉细而挑,直插鬓际,使一张脸显得方正均匀。
     他有着一个规整的嘴。上下嘴唇均匀。修整得体精致的髭须显得细而略长。
     画中,苏轼的表情严肃。他的右手自然而然地下垂,放在一块黑色的石头上。
     十年之后,苏轼死里逃生、万里北还,再见到这幅画时,禁不住悲从中来,想到他在黄州的四十五岁到五十岁的五年,想到他在惠州的五十九岁到六十二岁的三年,想到他在儋州贬谪的六十三岁到六十六岁的四年!
     他用颤抖的手,在画像地旁边留下了以下的话:“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一段摘自赤虎小说《宋朝明月》,但不知是否最初出处
     这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苏轼暮年时对自己人生的总结,这位诗词书画都堪称绝唱的文化巨子,精研佛理,通晓天地的大家最后仍不免这样描述自己的现实生活,千年后读来仍令人心酸不已。其中前两句都典出于《庄子》,第一句出自《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第二句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舟。”

    苏轼这样一个千古奇才,一生坎坷,由于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写诗讽谏朝廷,一生屡遭贬谪,先后被贬八州,大部分时间在做地方官。每到一地,都留下无数佳话和政绩,受到人民的爱戴,而且地因人传,名气更大。

苏东坡曾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和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先后两次到杭州,做了3年通判和两年知州,所以他有“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咏西湖的名句。

苏东坡离开杭州后,曾出守颍州,贬谪惠州,这两处地方都有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东坡到处有西湖,杨万里对这种巧合,曾作一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唐汝颍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那得休!”

东坡一生足迹遍天下,全国有近百个东坡遗迹,连李白、杜甫、曹雪芹都无法相比。

PS::偶然发现,这篇博文浏览的人最多,看来东坡的魅力无穷啊。一直想找到文中所述的画像,可惜实在找不到,姑且随便找几张以应应景吧!

http://hiphotos.baidu.com/zp0518/pic/item/ec06e24f8fc17d3ab2de0544.jpg
        http://hiphotos.baidu.com/zp0518/pic/item/3da163cbc051a675f31fe746.jpg
    http://hiphotos.baidu.com/zp0518/pic/item/a0dd14eda166fd0e27979140.jpg
    http://hiphotos.baidu.com/zp0518/pic/item/d48f53109371daf5a6ef3f41.jpg
补记:1.今日偶然在宋朝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看到东坡诗的另一个版本,但感觉不大符合晚年东坡的心态。予过金山,见妙高台上挂东坡像,有东坡亲笔自赞云:“目若新生之犊,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今集中无之。2.明朝俞弁《逸老堂诗话》记载与上一版相同,但似乎他的依据也是出自《诚斋诗话》。
东坡像《自赞》云:“目若新生之犊,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山谷《自赞》云:“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杨诚斋《自赞》云:“青白不形眼底,雌黄不出品中。只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风。”与陈龙川《自赞》“人中龙,文中虎”者有间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Yuwe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