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恰逢周末,且室外烈日当空,只能在家品一壶清茶,看几页古书。恰好翻到《红楼梦》‘黛玉葬花’这段,倒与这‘芒种’节气吻合起来。书中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说到“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及。”
由这段文字描绘,可知这‘芒种’,原来不仅是季节、气候的一个传统农耕节气,还有这等美妙的神话传说和动人的风俗!由这里,也可见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亲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在这春夏交替之时,叹夏日将至,睹群芳摇落,思花神退位,能不婉惜、能不依依不舍?人世间为之饯行,既示感激之意,又盼来年早归。这等的风俗不仅是感人、恐怕真是感天动地了!你看,这古人比咱今人,是不是更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过,在多愁善感的黛玉眼中,这春夏交结的芒种,更引起她的伤春愁思。别人为花神饯行,她却将残花落瓣去掩埋;满园花枝尚且招展,众姐妹也浓妆艳抹欢庆节日之时,独有她一人发出‘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的伤感。想望的是‘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问询的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面对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残酷处境,抱定那‘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意旨,哀叹‘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这节庆日在黛玉这里成为忧愁时,词虽美、情虽切,却是大煞风景!
所以,这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节有什么样的心情。在农民眼中,这芒种就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了,夏收、夏种、夏播的日子快到了,又开始一年最辛苦的季节了。在普通人眼中,芒种一过,夏天真的来到了,有钱的置办空调、电扇,没钱的收拾擦洗凉席、蒲扇什么的。至于象大观园里祭饯花神,搞什么习俗庆典、饮酒赋诗的,那只能书里梦中想象一下古人之所为,当今时代是看不到的。即便是大款富豪们有的是钱,也没那雅致和品味,闲了、乐了、热了,去那高档会所搞什么SPA、香薰水疗,或是到山顶海边打几竿高尔夫,去海岛潜浮度假罢了。那些现代淑女们也不会挂念什么百花退位,搞什么为花神饯行的活动,倒是鲜花盛开时,摘些花瓣散到浴池中,再加几滴洋人的香精油,去保养她那年青的肌肤要紧,才不管什么花生花死的!至于黛玉那样的,大过节的就情愁别恨、要死不活的哀叹,还去葬什么残花落瓣,给诸多新潮少男少女看到,十足要笑掉大牙!不过这芒种要是能成为节日,弄个法定假,能出去旅游一下,倒是人人欢迎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