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有机”中药材培植,模拟野生生长环境

(2013-02-06 12:49:36)
标签:

转载

    安国中药材打响“有机”牌

  受无性繁殖和传统老产区病虫害的影响,中药材种植品种一度出现病毒感染、品种退化、有效成分和产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品质,安国市以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等院校及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由该市科技局牵头“整合农业财政资金发展中药材产业”项目,重点对大宗中药材种植品种开展组培脱毒和工厂化育苗,发展有机中药材。目前,500亩祁山药和300亩祁菊花,已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认证。

 

  与普通中药材种植不同,有机中药材栽种前需对水、土、气进行检测,种植当中必须施用有机肥,进行人工除草,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肥料、除草剂等。

 

  “有机”概念被引入中药材培植

  中医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历代中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于西药的立竿见影,中药的性子是温和、循序渐进的,价值也是内秀的。人们都说中药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药的天然天生,自然安全。但是,中药不可替代的优点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原生态的中药材已经很少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生产出来的中药材。

 

  然而,这些中药材因为基本上都是农民单家独户种植,对中药安全等问题有一定影响,比如在用肥、用药、基地的环境选择上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生产,容易造成某些有毒害物质、重金属超标等。而正是这两点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走向国际市场,也制约了中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由于大多数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历史较短,因此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不及时,是造成中药材质量极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另外像环境污染、栽培、加工技术不规范也是造成中药材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中药疗效,抓好中药材这个源头是关键,而将有机产品和有机农业,应用到中药材的培植生产中来,可以大大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种植规范化。

 

  “有机概念”于2005年在中国出现,当年国家出台了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有机农产品是指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达到国家指定标准和需求的农产品,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来生产执行。在生产过程当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不使用基因技术,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让产品在野生环境中自然生长,按照这套严格的‘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出的天然、无污染并且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产品就是‘有机产品’。

 

  模拟野生生长环境,不用化学农药    构建一条安全的中药产业链

    在我们邻国日本,农产品包括中药,对安全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有机产品比普通产品的价格高三五倍。

  究竟什么是有机产品?其实,有机是一种农业生产的方式,它的精髓是强调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与自然规律相协调。除了这个理念之外,有机还是一个标准化的生产过程。这个“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两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不得使用基因技术。有机产品对整个产地的生产环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它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体系,每个过程都要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进行严格的设计和记录。

 

  有机中药材的生产过程,有两条需要把握: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效果。有机中药材的生产过程要求模拟野生状态下的生长环境,对工期的要求、温度、湿度、PH值和营养等有很高要求。

 

  有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符合这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比如我们的铁皮石斛,它在野生状态下四月开始发芽,温度到了35摄氏度以上或低于20摄氏度以下就停止生长。我们绝不能人为地加温促进它生长,而是要让它自然生长,让它像野生状态一样生长、发展。这样它的食用功效就会提高很多。

  通过科技创新,努力实践,构建从中医中药基础科学研究、优良品种选育、仿野生有机栽培、攻关古代养生秘方、现代中药炮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中药临床应用等一整套完善的中药产业链,实施身份证可追溯制度,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是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