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不要用蠻力;工作,不能只靠勞力

(2013-01-16 00:45:33)
标签:

谢谢你

我爱你

感恩祝福您

身心灵健康!

健康

分类: 药师经财富健康(投资理财)

思考,不要用蠻力;工作,不能只靠勞力
http://mail.chinayoga.com/previewAttachment/html/aps_key_768150766_b57990d908b83b99a8df16c625e49930_html_m16a466e0.jpg安宅和人/日本雅虎營運長
(COO)

 根據我自身的經驗,對於一起工作的年輕人,我時常建議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千萬不要用蠻力」。

 工時長短根本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只要交出有價值的輸出(成果)就好。例如,就算一整天只工作五分鐘,只要按照預定,甚至比預定早一點交出所約定的成果,就沒有任何問題了。那些所謂「我正在拚命工作」「我昨天又熬夜了」的努力方式,在這個追求「有價值工作」的世界裡,根本沒有必要。最慘的類型是明明時常加班或連假日也上班,卻被周遭人認為「交出這種程度的成果,應該用正常的上班時間就夠了吧?」

 連我也是一樣,二十多歲剛進入職場時,總要工作到頭昏眼花的程度,才有做了工作的感覺,著實白費了相當多的時間。雖說年輕時體力充沛,像那樣的工作方式,也算有讓心情愉快的好處;不過,說穿了,其實也不過是自我陶醉而已,所謂的收穫可能也只是了解到自己體力的極限,成長只有在確實產生出有意義的成果(輸出)之後才能獲得。若能持續有價值的工作,並保持其品質,就算「偷工減料」也完全不成問題。如果是問人可以解決的事,那麼問人就好;如果有比現在更簡單的方法可以完成,就該換個方式處理。

 像這樣該以時間基礎做考量還是該以輸出(成果)為出發點做考量,就是「勞動者」與「工作者」的差異,以現代的詞彙來說則是「薪資族」與「企業人」,甚至可說是「上班族」與「專業人士」的差異。

 而所謂的專業人士,是指擁有基於特地訓練所具備的相關技能,並負責基於該技能提供特定價值,而由特定顧客獲得報酬的人。由於所提供的畢竟是對顧客而言的價值,即使是以時薪計費的律師或顧問,其對價仍依各自的技能水準而異,也就是說,各自存在所帶來的價值大小而有很大的差異。

 「工作到極限為止」「以勞動時間取勝」,這些屬於本書中所謂勞動者的思維,只要抱持這種想法,就無法成為「高價值、高效能的生產者」。如所述「以相同的勞力與時間工作,能增加多少輸出?」,這才是生產力的定義。


 專業工作者的工作方式,與「勞動時間愈長賺的錢愈多」這種勞動者或薪資族的想法形成對比。不以勞動的時間,而是藉由「造成變化的程度」獲取對價或評價。或者可以說,存在的意義取決於「可產生多少有意義的輸出」。像這樣開啟專業工作者生存之道的開關,正是打下產生高生產力的基礎。

情緒的力量
http://mail.chinayoga.com/previewAttachment/html/aps_key_768150766_b57990d908b83b99a8df16c625e49930_html_m16a466e0.jpg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今天是一個講究「專業」的時代。大家追求的不只一技之長,還要有多技之長。但是隨著看過的人越來越多,我發現最少在企業的世界裡,一個人所學、所長的專業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在工作表現上傑出、受到大家注意的人,其實另有關鍵因素那就是與專業無涉的一些基本功。

 這些基本功,通常都是新出社會時候所養成的,或者說訓練出來的。隨著就業的資歷增長,擅長的專業精研,早年這些基本功也許會隱而不見。然而,有太多例子告訴我們,這些「基本功」不只是對剛進社會的新鮮人才有用,越到高層,越到資深位階的時候,最後決定成敗的,往往都不是所謂的「專業」能力,而是這些「基本功」。

 我把這些「基本功」歸納為四件事情,八個字。
 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情緒」。
 永遠要練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就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或者在公司裡的小職員來說,練不好「情緒」這個基本功,你要承擔的後果就是:永遠沒有機會在職場的階梯往上攀爬,或者說,總要在不同的公司與相同的情緒裡一直飄蕩。

 就一個已經在職場站上高位,或者在自己行業裡達到高峰的人來說,練不好「情緒」這個基本功,承擔的責任與後果就要更大。歷史上,因為「衝冠一怒」而造成的悲劇或戲劇性轉折,不可勝數。事實上,越高層的人,成敗都是自己造成的,尤其是自我毀滅。因此,換到今天的商業世界來說,若你沒法掌握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公司的發展停頓不前還是小的,更嚴重的是,注定要讓自己的公司陷於動盪或動搖。

 二○○六年世界盃足球賽義法冠軍戰,席丹(Z. Y. Zidane)那一頭槌,是個很好的例子。

 延長賽下半場五分鐘,離終場還有十分鐘的時候,一九九八年領軍法國贏得世界盃冠軍的英雄,這次又是法國隊隊長,同時也將以這場冠軍戰作為自己引退賽的當代足壇傳奇巨人,席丹,卻因為和義大利隊員馬特拉吉(M. Materazzi)發生爭執,當著全球十五億觀眾的面,一頭把對方撞翻在地,接著,被紅牌罰出場。

 其實,席丹這一場踢得真好,起碼就下半場及延長賽前二十分鐘來說,他完全展現足球中場大師的魔力,掌控全局,義大利幾乎所有的攻勢都輕易就被化解。

 那麼,最後那十分鐘,不只是這場冠軍戰的最後十分鐘,也是他十八年足球生涯的最後十分鐘,這位一向球風、人品風靡全球足球球迷的大師,闖下一個惡意的撞人犯規,葬送法國隊贏球的機會,讓自己以極不名譽的方式離開了足球場,並且,永遠在別人心目中留下美聯社所謂的「最醜陋一幕」,再沒有翻身挽回的機會。

 馬特拉吉到底是用什麼言辭來辱罵和刺激他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席丹上了鉤,發洩了自己的情緒,也把自己和法國隊的光榮成績一併葬送。

 我們若不想到席丹那種巔峰時刻犯下無法控制情緒的錯誤,那就該從今天開始努力練習不要受情緒的干擾。

 情緒不只可能是壓垮駱駝背上一根草的重量,也可能是突然從天而降的一顆隕石的重量。



問題不在急速成長,而是價值觀的改變
http://mail.chinayoga.com/previewAttachment/html/aps_key_768150766_b57990d908b83b99a8df16c625e49930_html_m16a466e0.jpg桑原晃彌/日本CULMAN公司顧問

編按:蘋果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賈伯斯(1976-1985年、1997-2011),中間一度離開蘋果十二年,他回顧這段時間蘋果組織的問題,有以下的觀察...

 對於自己離開後,規模不斷擴大卻仍陷入破產危機的蘋果,賈伯斯分析其原因在於:「問題不在急速成長,而是價值觀的改變。」

 比起賺大錢與擴大規模,賈伯斯更堅持製作出好產品但史考力恰好相反,他不重視製造產品,而是著重在增加利益與擴大公司規模。

 其結果,蘋果創造好產品的生產力不斷衰退。創造是比追求利益更加細膩的作業。
 比起創造與新穎,更重視利益與規模。這樣的價值觀變化,會讓人或企業陷入危機。就算是獨占企業也是一樣。某天,獨占的情況也會因為某些因素而突然結束。獨占狀況一結束,只能走回創造之路。但擁有獨創才能的優秀人才,已經離開這種公司了。過去的獨占企業,最後也面臨悲慘又混亂的窘境。

 一家企業是否能存活,最重要的是,必須慎重地持續守護肉眼看不見的價值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