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和尚遇到钻石》书摘

(2012-04-06 21:49:52)
标签:

感恩

尊重

金刚经

心经

准提咒

财经

分类: 药师经财富健康(投资理财)
《当和尚遇到钻石》书摘
2010-01-20 11:26:52  来自: 随喜
当和尚遇到钻石的评论 http://img3.douban.com/pics/nst.gif3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修持菩萨慈悲之道的人所具备的美好品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慈悲等等。
  布施是给予你所拥有的事物,
  持戒是善待他人,
  忍辱是放下嗔怒,
  精进是增长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悦,
  禅定是全神贯注,远离邪念,
  智能判断何谓真理,
  慈悲是一种融合了对众生之爱的高度智识。
  
  你必须小心谨慎,绝对不要发表任何挑明或暗示的言论来挑拨离间。这种言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只要你最原始的动机是促使两个人更加分化疏离,就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事件的发生,只有3种基本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万物皆无中生有,都是随机、无规则可循的,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完全没有模式或逻辑可言。
  第二种解释是:在你周围世界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一个超出我们的经验范围、强而有力的存在本质(例如,神)有意识地推动的结果。
  第三种解释是:没有什么事是随机的,没有什么事是偶然发生的意外,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应该归咎任何人。我们的境遇,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周围的人,而不是由外人决定。而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德法则,如同地心引力法则一般明确可靠、无可否认,并且残酷无情。
  
  如果你长期用一颗仁慈宽容的心对待那些侮辱你的人,如果你拒绝一再地以牙还牙,那么你将发现,这些人逐渐远离你的生活。
  
  分享一个识人雇人的技巧,称之为“闲暇时间测验”。你可以问应征人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在空闲的时候,都从事些什么活动。如果你从不涉足其他场所、从不观看新的事物,从不与新鲜的人交谈,那么你的创造力肯定会受到扼杀。毫不夸张地说,几分钟的创意所创造出来的新制度,比投入数个星期或数个月的时间,固守旧有的制度更有利益。
  如此一来,你花一些时间去发现未来的员工具有何种创意,便是值得的。而他们的创造力通常显露于他们如何运用工作之余的闲暇。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发现,几乎每一个回答“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视”的人,都是非常平凡的员工。而那些博览群书(不包括言情小说)的人,往往深思熟虑,创意十足。那些撰写散文、尤其是写诗的人,具有绝佳的想象力,能够轻易地构思出新颖的解决问题方案。
  顺便一提的是,你应该避免询问年轻的父母,因为他们的答案清一色都是全心照料子女;而孩子是最伟大的创意来源之一。
  最后,那些挪出空闲时间,全心服务奉献他人的人,无论是在教堂帮忙,或知道参加少年棒球联盟的小孩打球,或周末在当地医院担任志愿者,是最稳定、最具创造力的员工。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存在的事物皆是空的。换句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本身是好的或坏的。一个人眼中的蜜糖,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毒药。一件事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观感。而过去种入心中的好的或坏的铭印,则支配了你对事物的观感。
  
  一个最重要的职场教训,那就是:真正优秀的员工会不断地驱策自我,直到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为止,而经理人员必须具备极大的智能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够知道何时应该强迫员工停下脚步,即使公司的营运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如果我今天晚上即将死去,我要如此度过我生命的最后一天吗?在西藏寺院之中,有一种修持法门称之为“死亡冥想”。修持死亡冥想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成果是:你简化了你的生活,舍弃你所拥有的事物,放慢你的生活步调。这是一种获得身心自由的开端。
  
  如果每一天你能够从事一些你真正感觉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少赚一些钱也是值得的。一些成功的商业家在晚年开始醉心于慈善事业。这不是因为他们无所事事才投入慈善工作,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之后,具备了某种智能,得以准确地看出,慈善事业是运用累积多年的财富、权势以及经验,所能从事的一个最有意义的工作。“万物皆有尽时”的态度,使你的头脑保持清晰明澈,人生的优先次序、轻重缓急也了然于心。
  
  你不需要当着全公司所有员工的面宣布获发表政策声明,你只要亲自实行,其他人就会如法遵循。你必须开始暗中监视你的部署。那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刺探,去探看他们的喜好,以及他们生命中的重要事物,然后帮助他们取得心中向往的事物。
  
  佛陀提及证悟成佛的誓愿,自他交换即为其核心要义。他包含了3个主要的步骤:
  1、 从自我中抽离:学习如何敏锐地观察其他人的需要与喜好。如此一来,你就能够给予他们最向往的事物。自他交换的第一个步骤,既是把我们从专注于自我中抽离,开始关心他人。
  2、 身体互换:假装把你的心放进他人的身体之中,然后睁开你的眼睛,注视着自己,看一看你(他们)想从他(你)身上获得什么。
  3、 绳索特技,泯除你我的区别:你必须了解铭印不仅仅决定了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使你不断地注射着自我。换句话说,仅仅因为过去的习惯以及留存心中的铭印,你界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在你自己,以及其他人和事物之间划下界线。在你过去的思维种种,你把包裹在身体皮肤之内的部分界定为“你自己”,日后,这种思维所种下的铭印,再度促使你用相同的观点看待“你自己”。“你”的范围在它终止的地方终止,不是因为那是它自然终止的范围,而是你习惯把你自己终止在那个范围。
  
  泯除人我之别的能力来自每一次你扩张自己,接纳他人的举动。想象每一个人都把其他人当做自己,当做自己的责任的世界。克服忽略他人的习惯,把“我”的范围扩大,不要为了他人而工作,而是仿佛没有他人一般,不分人我地工作,这就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满足。
  
  菩萨就是任何经历了自他交换修行法门的三步骤的人。一个没有人我之别(即没有分别心)的人,才是真正唯一能够行布施,在心中种下铭印,于未来获得大量财富的人。照料他人的最佳方式,即是教导他们如何致富,如何享受财富,以及如何使财富充满意义。
感恩菩萨的分享!祝福大家福慧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