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糧危機 慈濟擬援北朝鮮

(2011-10-13 10:52:37)
标签:

感恩

尊重

健康

分类: 心灵健康(感恩尊重爱)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 恭錄自 證嚴上人靜思語

                          





缺糧危機 <wbr>慈濟擬援北朝鮮

2011年9月27日 慈濟北朝鮮勘災團

 

美麗的山川景致依舊,但是良田變滄海,玉米田都泡在水裡。(慈濟北朝鮮勘災團提供)

北朝鮮面臨嚴重的缺糧危機。慈濟基金會應北朝鮮國貿會的要求,派遣勘災團到北朝鮮了解實際情況。

農作歉收 一碗草粥度日缺糧危機 <wbr>慈濟擬援北朝鮮

今年六、七月水災,加上八月的梅花颱風,讓北朝鮮農作歉收,在實施糧食配給制度下,有的地區,每個人一天僅能分配到一百公克的糧食,食物內容也就是馬鈴薯為主。一百公克糧食,大約等於台灣一包泡麵,如何能溫飽?

很多人可能很難想像,能夠吃白米飯,住進瓦房,竟是北朝鮮政府與全國民眾的努力目標。今年的糧荒危機,更是無情地打擊這個國家。縱然國際間對北朝鮮有諸多異議,美國也持續對北朝鮮核子試爆施行制裁行動。但北朝鮮,在困頓中,依然挺立。

北朝鮮實施糧食全民供給制度,人民都由國家提供食物,但因為多年的天然災害,每個人所分配到的糧食,已經是低於原定標準。從今年二月,一人每日消費量400公克,降到八月僅提供100150公克。把數字具體化,約莫等於台灣一包泡麵的份量,北朝鮮民眾,一天分配的食物,就只有這樣

在擁有23個農場的麟山郡,情況吃緊到只有勞動的人口,才可以獲得糧食配給。67歲的阿嬤,水災過缺糧危機 <wbr>慈濟擬援北朝鮮後,在一片重新開墾的土地上種菜,她一天100公克的糧食,也就是馬鈴薯,玉米加野菜,混成草粥來過活。

麟山郡阿嬤說:「我以前不算是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不過這次的災難,我不動不行,為了要活下去,一定要出來動掙口飯吃。」 (慈濟北朝鮮勘災團提供)



孩童病倒 瘦骨如柴生不忍

麟山郡阿嬤說:「我以前不算是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不過這次的災難,我不動不行,為了要活下去,一定要出來動掙口飯吃。」

求溫飽都困難,更遑論要求菜色變化。早上吃一頓,挨餓到晚間,一天兩餐,是保持尊嚴的原則,北朝鮮的民族性,什麼都擊不到。

谷山郡居民說:「今年的水災特別厲害,我們其實吃草也可以,我們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家園。」但是,許多孩子,不敵缺糧危機,病倒了。送進醫院的孩子,四個中就有三個是拉肚子、營養不良。院方的治療方式,是用葡萄糖20%來吊點滴。」

慈濟志工黃福全見了很不捨:「已經六歲了!這在台灣,大概只有三歲的重量,看他身體都是骨頭,都沒有摸到肉,營養不良的關係會產生掉頭髮,所以孩子的頭髮都是這樣的。」

美麗的山川景致下,玉米田還泡在水裡;有些居民,正試圖努力搶救被風災大水淹沒的玉米。 一個曾盛過飽滿稻米的米袋,也是珍惜物命的滄桑。慈濟志工薛明仁看見破舊不堪的米袋,不捨地說:「這是米袋嗎?這都是補的。」

家訪時正是中午時分,家裡廚房只看到一碗「草粥」,婦人正等著在農地耕作的丈夫回來用餐。(慈濟北朝鮮勘災團提供)

十一年前,慈濟前來賑災時,受災居民吃的是稻米雜糧煮成的粥,多年後,慈濟志工再度來到,看到的,還是那一碗。11年來,沒什麼改變,但這一次,連稻米都難收成。

人道救援 仔細勘災擬發放

而這一次,在互信原則下,北朝鮮對口單位北朝鮮國貿會,破例地帶志工訪視了嚴重災區,也等於是把最真實的原貌,毫不掩飾,讓勘災團了解。而團員中,有多年賑災經驗的老手,也有專長於農作物生長,甚至是韓語翻譯的志工。大家各有專精,讓勘災行程順利圓滿。

一株稻穗,拿在手中,志工看了清楚;大水退去,許多水稻都是空砲彈。勘災團,各自有專精。有志工探究農作物生長,有志工家訪時嚴謹提出詢問,也有志工善盡翻譯職責,一行人,要拚湊出風災受創全貌,收集完整資料。

短短幾天的勘災行程,看盡了鄉間的樸實,感受到居民生活的困苦。而在敏感的國際氛圍中,不碰觸政治,超越了國界,慈濟基金會,援助北朝鮮,也是秉持人道救援,直接、重點、尊重的初衷。 慈濟勘災團,結束北朝鮮的勘察行程。而慈濟基金會,也擬定十月份再度伸援,提供北朝鮮糧食援助。

(文:慈濟北朝鮮勘災團 北朝鮮報導 2011/08/22)感恩本岟师兄的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