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读书乐
黄维樑
◎ 黄维樑
元朝的翁森,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无名位;不过,他却藉《四时读书乐》的一组诗,而堪称不朽。《四时读书乐》共四首,每首八句。春天读书乐,“好鸟枝头亦朋友”;夏天读书乐,“瑶琴一曲来熏风”;冬天读书乐,“数点梅花天地心”。时维阳历十一月,在华南正是金秋,一年中黄金一样的日子;秋天读书之乐乐如何?这第三首全篇如下: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秋天不若春天的百鸟语、百花香,但仍有蟋蟀鸣、豆花开,还有落叶沙沙低唱,万籁萧然而不沉寂。床前有短檠(“檠”即灯),窗外有明月,天高地迥,宇宙无穷(这使人想起梁启超的名句“世界无穷愿无尽”)
,知识也无穷。好奇心、求知欲重的人,喜欢与今古贤哲神交的人,展卷纵情阅览,其乐也陶陶。
陶渊明躬耕自食,好读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南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以读书为乐,在南京、镇江等地都筑有读书台。他还召集当时一群文坛俊彦,编纂了《昭明文选》,其影响至今不辍。
中国历代好读书的人,数量之多,犹如书海。读书是乐事,中外皆然。十一世纪波斯诗人莪马·卡扬穆的《鲁拜集》中有一名篇:树阴下放着一卷诗章,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荒原呀,啊,便是天堂!
原文是波斯文,这里的英译出自英国十九世纪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手笔;郭沫若据此英译本翻成中文,即上面引录的。英译和中译都声韵畅美。诗人有“你”为伴,就是中国古人说的红袖添香;读诗时饮酒,则和中国古人以《汉书》下酒的情景差不多。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不必有葡萄美酒,不必在清爽金秋,一卷在手,即欣然忘食者,钱锺书及其父亲是也。1930年代父子二人在湖南省的蓝田小镇,这里不是“蓝田日暖”,而是蓝田酷热;他们在天井,赤裸上身,双双悦然阅读。“文化昆仑”钱锺书有书就读,读中、英、法、德、西、意、拉丁文各种典籍,包括读字典,不论春夏秋冬,四季都乐。西方的话剧和电影有《四季人》,钱锺书是四季读书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仿佛是为他而写的。
十余年来,深圳在金秋十一月举办“读书月”,鼓励市民读书。钱锺书在1910年11月出生,今年为其百岁诞辰纪念。钱锺书钟爱书,我们应向钱看,也钟爱书。今年的“读书月”应设一讲座,讲这位四季读书人如何钟爱书,如何读书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