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膏方调养正当时 (转载)

标签:
杂谈 |
分类: 慈禅甘露堂 |
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10-10/26/B7/res01_attpic_brief.jpg(转载)" TITLE="秋风起膏方调养正当时 |
(CFP供图) |
●从即将到来的立冬至立春三个月正是配制膏方调养治病的最佳时期,建议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产妇、老年人可在中医的指导下,配制适合自己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膏方
霜降节气刚过,本意味着天气开始转冷,秋季开始向冬季过渡。但时下的广州仍秋高气爽,时有阵阵秋风刮起,正是进补调养的好时节。专家指出,滋养的方法有多种,除了用汤药,建议还可以试一试膏方。特别是从即将到来的立冬至立春,这三个月正是配制膏方调养治病的最佳时期,建议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产妇、老年人都可以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配制适合自己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膏方,达到去病、养生、保健等功效。
文/记者翁淑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罗颂平
立冬至立春,膏方调养最宜
“从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是配制膏方调养治病的最佳时期。”
膏方在江浙沪一带颇为盛行,近年作为秋冬季养生、治病的个体化调理方法,也开始受到广州街坊的关注。罗颂平指出,目前,在不少超市都可以买到的“固元膏”,主要由阿胶、芝麻、核桃仁等蒸煮而成,就属于补血的膏剂。而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广州一些中医院已开展了膏方配制的服务项目,若想以这种方式适当进补的人群,可找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虚实类型来辨证选药配方,凭医师的处方在医院的药房定制膏方。一般来说,一贴膏方通常可以服用一个月左右,可用于产后、手术后、慢性病和体虚者的调养以及秋冬季的养生保健,尤其适合于生活节奏紧张或频繁外出旅行的人士,可免每天熬药或煲汤之麻烦。
“但使用膏剂必须解决保存的条件,尤其在温度、湿度均较高的岭南地区,更要防霉、防变质。”
专家为女性膏方调养支招
作为妇科专家,罗颂平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为几种常见的妇产科慢性病患者、分娩后身体虚弱的产妇、更年期的女性在膏方调养方面支招如下:
1.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
罗颂平指出,难以怀孕的妇女往往有月经不调的症状,若月经量少,卵泡质量不好,难以受精;或是子宫内膜较薄,难以着床。这类人平时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多属于阴虚内热,常常是“虚不受补”,容易上火,需要滋阴养血,佐以清虚热。
这类患者可用熟地、生地、黄精、菟丝子、女贞子、白芍、山药等,加上阿胶、蜂蜜等制作滋阴毓麟膏,为孕育准备条件。若月经量多而色淡,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多属于脾肾阳虚,宫寒不孕,则需要温肾健脾,养血固本,可以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仙灵脾、艾叶等,加上鹿角胶、冰糖、黄酒等,制作温补毓麟膏,以期来年气血旺盛,脏腑安和,孕育有望。
2.产后气血虚弱
罗颂平指出,产后体虚患者,尤其是剖宫产后气血未复者,易出现头晕耳鸣、倦怠无力,动则汗出;或口干咽燥,心悸气短,烦躁失眠,乳汁偏少,也有的出现产后关节肌肉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这类人当以生化汤合八珍汤,再加阿胶、红糖等收膏,以补益气血,通络下乳,促进产后康复。
3.妇科术后康复者
临床上,因输卵管阻塞或盆腔粘连不孕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或是在流产清宫术后希望尽快怀孕,但体质虚弱、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腰膝酸软者,一方面可用党参、黄芪、熟地、当归等补益气血,另一方面也可用丹参、赤芍、牛膝、鸡血藤等活血通络,以促进术后康复,为孕育做好准备。
4.更年期综合征女性
45~55岁的女性进入更年期,可出现潮热汗出,烦躁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皮肤瘙痒等症状,或是肢体肿胀、畏寒肢冷、神疲欲寐,抑或月经不调、面色苍白、肢体麻木等。建议以左归丸为基础方,加女贞子、金樱子、黄精等以滋肾养血,或以右归丸为基础方,加人参、白术、杜仲等以补肾健脾,制作益肾养生膏。
5.孕前调理人群
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有需要的也可根据自己的体质以及月经情况,用八珍汤或归肾丸为基础方配制膏方来调节阴阳气血,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小常识
中药剂型特点知多D
据罗颂平介绍,中药素有膏、丹、丸、散等不同剂型,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具体的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和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其中,“水煎”就是我们常用的汤剂,“煎膏”就是膏方。
不同的中药剂型使用起来各有何特点或优劣呢?罗颂平称,一般来说,治病取见效迅速者,应选散剂、汤剂、丹剂,目前的免煎中药、复方颗粒剂等,即属于散剂的类型;而汤剂仍是最常用的中药剂型;丹剂则往往是用于急症的中药制剂,如紫雪丹、新雪丹、至宝丹等。
“而治疗慢性病,则可以选用丸剂、膏方。”罗颂平指出,目前多数中成药都做成丸剂,优点是服用、保存与携带方便,由药厂制作,质量相对较稳定,但缺点则因药物组成固定,不能随人、随证加减。相比之下,膏方是由医生出具处方再由医院药剂科专门熬制,可以辨证用药,量身定制,治病与调养兼施,调治更具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