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快乐是一种慈悲;让自己快乐是一种智慧
(2010-07-26 11:26:47)
让别人快乐是一种慈悲;让自己快乐是一种智慧
随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安在当下
急匆匆赶去听一场演讲,赶路中心情焦躁起伏。
好不容易到了会场,喘息未定中,看到了自己的愚痴。
去听演讲,不是要安顿身心吗?
怎么把自己弄得急躁不安?
人常陷在情境中,反而忘了做事的目的。
我们为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追求更多的成就,疏忽追求过程中,心要清楚明白,安定快乐,才是真正的成就。
不禁想起一则广钦老和尚的故事,承天禅寺起建的时候,一天来了很多工程人员及工程车,寺里负责监工的师父正忙得不可开交,
老和尚突然叫住他,请他进屋去磨剃头刀。 他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早不叫磨,晚不叫磨,偏在此时磨刀,外面有这么多工程人员正等着处理事情呢!
他心里急得不得了,可是师命难违,只有遵命进屋磨刀三两
下。 广钦老和尚一看,喝斥道:「你看,随随便便磨的,刀两边没有磨到;你的心不平,所以磨出来的刀子也不平。」
这位师父心里很急,一听,赶紧再去磨了一次拿给老和尚看,
广钦老和尚又喝斥他:「一看便知是做表面工夫,随便应付而已,
你并没有重新磨过,这刀是补磨的。」 这时,老和尚拿出自己的剃头刀,又平又漂亮。
因为老和尚的心是平的,静的,所以磨出来的刀一如其心。
广钦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我们工作是在修心,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人的心随境而转的力量太大了,心要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自己心的主人,实在很不容易,需要老和尚的棒喝,才能看到自己。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彻底的提醒自己。
我们常常陷在事情里面,心是不安的、急切的,手里做着这件事,心里担心着别件事。
「不断的想要得」,想要做的很多,想做得更好,超过自己所能负荷,就是「贪得」。
当洗碗时,急切的要赶快洗完,好去做其它有意义的事。
因为潜意识里认为它是「无用」的小事,诸如:赶路、等车、做家事、运动等等,都是此样心态。
其实「洗碗这一刻,就是生命!」
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片段。
生倏忽数十载,回首过去,只留下记忆已矣,所得到的其实也只有现在这一刻的感受。
当下这一刻是美好的,是确实可以掌握的。
每一刻,心都是平静的,一生就是美好的。
一转念,当下就不敢轻忽洗碗这一刻的生命,
即刻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心就静了,安了。
赶路时,也要提醒自己-专注在每一踏步上,如禅师所说:「要照顾脚下」收起纷乱的思绪,注意步伐的韵律,和谐。
很奇妙的,心静了,呼吸自然就流畅均匀,身心也舒畅起来。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体悟,但正向的想法是稍纵即逝的,转眼间,又掉入过去的习惯。
所以反省之后的体悟,要立即记下,整理成简洁的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完全是自己体证来的,对自己最有用。座右铭随身携带,每日朗诵。
当境界来时,以适用的箴言提醒自己,就不致落入负面的想法之中。活在当下,当下并不是现在的时候,现在的环境,而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让别人快乐是一种慈悲;让自己快乐是一种智慧
祝福您...
╭╮☆╭�╮╭�╮╭�╮╭�╮╭╮☆ ╰平╮ �幸│ �福│ �快│ �乐│╰健╮ ☆╰安
�∞� � ∞� � ∞� � ∞�☆╰康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