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环保简介

标签:
慈济慈悲喜舍诚正信实环保素食健康 |
分类: 慈济 |
慈济环保简介
2009 七月
29日 慈济基金会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导致灾害频传;科学家用心研究分析得到共同的论点,主因来自人为严重污染大自然,造成温室效应所致。如何减缓灾难发生?我们又能为大地做些什么?为未来子孙做些什么?
「环保」,是唯一答案!这需要带动、启发人人爱心,亦必须身体力行,才会有成效。
环保志业缘起
1990年8月23日,证严上人应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之邀,于台中新民商工连续演讲三天。清早出门,见夜市收摊后,街上却留下大量垃圾。演讲结束,看到大家用双手热烈鼓掌,便说:「请大家把鼓掌的双手,用在捡垃圾、扫街道、做资源回收,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净土;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上人一句轻轻的唿吁,住在台中丰原的杨顺苓小姐随即起而行动,在邻里之间推动「资源回收,贊助慈济」。同年9月上人再度行脚至慈济台中分会时,杨小姐向上人说明落实环保的点滴。于是,慈济人自此纷纷响应环保的善举,从社区出发,在社会各角落从事资源回收,身体力行阐扬「惜福爱物」的观念,并带动左邻右舍共同爱护地球。
慈济环保志工,不分年龄、阶层、背景,人人视街头为修行道场,不畏脏乱、不辞辛劳,低头弯腰,为爱护地球环境而无私付出;为此,上人尊称他们是「环保菩萨」、「清净菩萨」,「拥抱地球的菩萨」、「呵护大地的菩萨」或是「常不轻菩萨」。
与地球共生息
慈济除了环保志工的投入外,在各项建设中更融入环保概念,所有建筑特色,皆以爱护环境大地为优先考量。早年在寻觅慈济医学院校地时,曾有人愿意提供花莲鲤鱼潭附近土地,上人婉拒了,理由是:山水极美,不忍破坏。
1999年九二一地震过后,证严上人不断宣导一个观点:「地球是一个大干坤,人体是一个小干坤。」大、小干坤道理相同,假如人体血流不止,就会危及性命;挖山凿洞就像开肠剖肚的手术,挖到水脉如伤及血管,都会让大干坤生态的健康一寸寸受到破坏,美好大自然被人为无限制地开发,好比健康者遭受无病开刀,让人不忍与担心。
森林是地球的肺部,人的肺部若是浊气排不出,氧气吸收不够,健康就会亮红灯。种树是为保护大地之母的肺部功能,树木纳垢吐新,可平衡空气及维持万物生命;亦能涵养水分,根部可抓紧地表土壤不被沖刷,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关键。
人的皮肤能在炎夏正常排汗、宣洩体热,寒冬吸收热能,自我调节。大地亦同,若地表都被水泥及柏油覆盖,水分不能回流入土,地底热气无法向外宣洩,就无法发挥唿吸、排水、散热的功能。
为此,在慈济建筑中,必定会大量植栽草树,铺设连锁砖,让雨水渗透入土,让大地唿吸,同时水资源也能获得循环再利用;另外,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和各项节水设施,以应用太阳能辅助装置的热泵系统取代传统锅炉设备,使用太阳能路灯等,以达到节约能源之效应。再则,建筑物配置上,重视自然採光与通风,节约电灯耗能,减少或不用冷气,让人与大自然相处,也与地球同生息。
善护大地净心灵
证严上人说:「救世要先救心;想影响天地,则先影响心地。」人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亦盼天下无灾难、风调雨顺,这一切都需要从自我心灵做起;环保就是调养大地、修行心地的功夫。「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责任也是使命─身行环保,保护生态,作大地的农夫;不受欲念束缚,知福、惜福、及时造福,作心地的农夫。人人用心照护大地与心地,才能平安与地球共生息。」
从大地环保到心灵环保,慈济倡导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少荤食,使用公筷母匙,注重餐桌礼仪,推动「心宽无烦恼,素斋疾病少,食物重环保,仪礼气质好」(心素食仪)的生活观。将生活基本需求的饮食,提升到心灵精神层次。
环保意识落实日常生活,深印在思想观念中,常存对大地的疼惜之心,为降低温室效应,上人遂唿吁大众生活中减少「碳足迹」,倡行「简约」的生活,提升道德观念,积极推动「克己復礼」运动。
「克己」,就是克服自我欲念;若是人人不能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处处浪费资源,不仅损害个己的身体,也对地球造成损伤。「復礼」,人与人之间美在哪里?就是「礼」,有礼才能表达出自我的修养,朝向有礼的社会迈进,提升人文气质,復兴尊师重道、孝道等传统礼仪。
若能如此,相信未来的生态定会改变,人人爱心共聚,温室效应、异常气候,都会慢慢地缓和,社会也能一片呈祥。
「环保」,是唯一答案!这需要带动、启发人人爱心,亦必须身体力行,才会有成效。
环保志业缘起
1990年8月23日,证严上人应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之邀,于台中新民商工连续演讲三天。清早出门,见夜市收摊后,街上却留下大量垃圾。演讲结束,看到大家用双手热烈鼓掌,便说:「请大家把鼓掌的双手,用在捡垃圾、扫街道、做资源回收,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净土;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上人一句轻轻的唿吁,住在台中丰原的杨顺苓小姐随即起而行动,在邻里之间推动「资源回收,贊助慈济」。同年9月上人再度行脚至慈济台中分会时,杨小姐向上人说明落实环保的点滴。于是,慈济人自此纷纷响应环保的善举,从社区出发,在社会各角落从事资源回收,身体力行阐扬「惜福爱物」的观念,并带动左邻右舍共同爱护地球。
慈济环保志工,不分年龄、阶层、背景,人人视街头为修行道场,不畏脏乱、不辞辛劳,低头弯腰,为爱护地球环境而无私付出;为此,上人尊称他们是「环保菩萨」、「清净菩萨」,「拥抱地球的菩萨」、「呵护大地的菩萨」或是「常不轻菩萨」。
与地球共生息
慈济除了环保志工的投入外,在各项建设中更融入环保概念,所有建筑特色,皆以爱护环境大地为优先考量。早年在寻觅慈济医学院校地时,曾有人愿意提供花莲鲤鱼潭附近土地,上人婉拒了,理由是:山水极美,不忍破坏。
1999年九二一地震过后,证严上人不断宣导一个观点:「地球是一个大干坤,人体是一个小干坤。」大、小干坤道理相同,假如人体血流不止,就会危及性命;挖山凿洞就像开肠剖肚的手术,挖到水脉如伤及血管,都会让大干坤生态的健康一寸寸受到破坏,美好大自然被人为无限制地开发,好比健康者遭受无病开刀,让人不忍与担心。
森林是地球的肺部,人的肺部若是浊气排不出,氧气吸收不够,健康就会亮红灯。种树是为保护大地之母的肺部功能,树木纳垢吐新,可平衡空气及维持万物生命;亦能涵养水分,根部可抓紧地表土壤不被沖刷,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关键。
人的皮肤能在炎夏正常排汗、宣洩体热,寒冬吸收热能,自我调节。大地亦同,若地表都被水泥及柏油覆盖,水分不能回流入土,地底热气无法向外宣洩,就无法发挥唿吸、排水、散热的功能。
为此,在慈济建筑中,必定会大量植栽草树,铺设连锁砖,让雨水渗透入土,让大地唿吸,同时水资源也能获得循环再利用;另外,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和各项节水设施,以应用太阳能辅助装置的热泵系统取代传统锅炉设备,使用太阳能路灯等,以达到节约能源之效应。再则,建筑物配置上,重视自然採光与通风,节约电灯耗能,减少或不用冷气,让人与大自然相处,也与地球同生息。
善护大地净心灵
证严上人说:「救世要先救心;想影响天地,则先影响心地。」人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亦盼天下无灾难、风调雨顺,这一切都需要从自我心灵做起;环保就是调养大地、修行心地的功夫。「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责任也是使命─身行环保,保护生态,作大地的农夫;不受欲念束缚,知福、惜福、及时造福,作心地的农夫。人人用心照护大地与心地,才能平安与地球共生息。」
从大地环保到心灵环保,慈济倡导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少荤食,使用公筷母匙,注重餐桌礼仪,推动「心宽无烦恼,素斋疾病少,食物重环保,仪礼气质好」(心素食仪)的生活观。将生活基本需求的饮食,提升到心灵精神层次。
环保意识落实日常生活,深印在思想观念中,常存对大地的疼惜之心,为降低温室效应,上人遂唿吁大众生活中减少「碳足迹」,倡行「简约」的生活,提升道德观念,积极推动「克己復礼」运动。
「克己」,就是克服自我欲念;若是人人不能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处处浪费资源,不仅损害个己的身体,也对地球造成损伤。「復礼」,人与人之间美在哪里?就是「礼」,有礼才能表达出自我的修养,朝向有礼的社会迈进,提升人文气质,復兴尊师重道、孝道等传统礼仪。
若能如此,相信未来的生态定会改变,人人爱心共聚,温室效应、异常气候,都会慢慢地缓和,社会也能一片呈祥。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modules/mod_janews_fp/ja.news/next.png |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modules/mod_janews_fp/ja.news/prev.p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