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真大和尚」观后感

(2010-07-13 17:13:16)
标签:

慈济

感恩

尊重

慈悲喜舍

教育

分类: 心灵健康(感恩尊重爱)

【心灵交流道】

航向心灵的故乡

「鉴真大和尚」观后感

 

看了「鉴真大和尚」动画电影,数度落泪。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法的历史,不是滴几颗泪水就可道尽,也不是掉泪就能描述其中的心酸;最感动人心的,是那颗为了理想,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心」——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面对生死,仍不改其志。孱弱的是「身躯」,坚强的是「意志」,还有一颗为人类、为世间付出的「慈悲心」;终能以六十六岁高龄,在眼盲、体弱的状况下,完成改变历史的大事。

为什么他要如此执着传法?因为鉴真大师的心灵有块净土,他想带领大家航向心灵的故乡。

如果,你是「毅力不坚」的人,一定要来看这一部由台湾人自制的动画影片,你会发现,人不是因为年纪「老」而不能做事,而要自问,为什么自己不能做事?是因为害怕失败吗?鉴真大师说:「天下的事,很少有一次就能完成的。所以尽管无常来临,对的事做就对了。」

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奠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漫漫历史长河,不曾为玄奘大师停下脚步,却为他留下了传承。唐代道宣律师曾和玄奘大师一起翻译印度佛经,并根据大师带回的经典创立了「南山律宗」,希望藉由守戒的力量,引领弟子修习超脱凡俗的智慧。

道宣传承给弟子文纲,文纲传给道岸,而道岸正是鉴真大师的师父——鉴真大师十四岁随父亲到扬州大云寺参观,被寺中庄严佛像触动其心,在父亲的支持下出家,十八岁拜道岸为师,因而走向「南山律宗」体系;之后更因东渡日本,奠定佛教戒律在日本的地位。

当时日本订佛教为国教,很多人发现只要出家就可逃避沉重的苛税,出家非为修行,僧团管理制度亦不健全;因此日本天皇派「遣唐使」至中土,希望请回高僧赴日本国传授戒律。

来到长安的日本僧人,有荣叡、普照、玄朗、玄法等人,历经十载探听到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依循南山律宗精神为人授戒,是一代宗师,因而来到鉴真大师面前,想请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东渡日本传法。

由于当时中日航运未开通,东渡何其凶险,听闻日僧恳请,弟子们说:「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慢,百无一至啊。」无人愿意前往。五十五岁的鉴真大师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的大弟子祥彦,当即回应愿跟随。就在这一年,鉴真大师立下东渡传法的心愿。

六次渡海,五次失败,前后历经十一年岁月,随行有两百多人葬身大海;日本僧人荣叡去世、他的弟子祥彦也病死,大师尽管心痛,却仍坚持着他的宏愿,他说:「我的法,要为荣叡而东传;我的脚,也要为祥彦而远行。」

当他历经生死来到日本时,已是垂垂老矣,眼睛也因奔波劳瘁而看不到了。但无论遭遇多少生死折磨,他仍坚持弘法之志,不因年老、眼盲、体弱而放弃。这样的一位老者,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日本「医药之祖」;他仿唐建立了「唐招提寺」,虽过千年仍屹立不摇;他更是奠立日本佛教律法的第一人,当时上至天皇,下至百姓,全都要遵守佛教戒律,在日本是重量级的大师。

鉴真大师享年七十六岁,眼盲心不盲,还能用鼻子教日本人辨药草;他笃志修行、弘法,终其一生救人无数。他的心无国土之别,即使寂灭前他回想到荣叡与祥彦,还有跟着他出生入死渡海的信徒们,以及他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唐土,仍不懊悔。

鉴真大师为了理想,甘冒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向命运挑战;身老而心不老,最让人感动;在此,向他致上最高的敬意。

台北新庄  黄明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