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理也;合礼,则合理

标签:
慈济感恩尊重爱知足善解包容慈悲喜舍诚正信实教育 |
分类: 心灵健康(感恩尊重爱) |
礼者,理也;合礼,则合理
2010 七月
05日 慈济基金会
http://tw.tzuchi.org/images/stories/world/china/155.jpg
「在慈小毕业典礼上,一群幼稚园孩子穿着学士服,一一上臺接受老师拨穗,当时我在臺下看着这些有福的孩子,脑海中也浮现了贵州孩子春芝的身影。」七岁春芝纯真的脸庞与嘹亮的歌声,于早会时透过萤幕传输到众人心中,上人开示时亦语多疼惜地提起贵州山里娃儿,感于他们无畏生活贫苦,乐观向上,有礼守节,再度强调「教之以礼」的重要性。慈济志工前往访视时,时年七岁贵州的春芝小妹妹,已经懂得取柴生火,煮茶招待来客。(摄影者:马隽人)
纯真贫童,有礼有爱
贵州是中国歷史上素来贫穷的地区,有一句话形容当地生活的穷与苦:「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尤其是山区多石砾,地面凹凸不平,农耕不易,更无工可做,谋生艰难。然而当地的居民都展现乐天命、安贫乐道的本性,孩子们天生具有生活的本能。
春芝的家住在贵州山上,她的母亲外出打工,两个姊姊也外出读书,从山中的家走到学校要花费一、两个小时。七岁的小春芝还没有上学,所以负起顾家的责任,要放牛、餵猪、养鸡等等。慈济人为了贵州扶困计画,挨家挨户访查时,春芝特地出来迎接,很有待客之道,赶紧烧水奉茶,在石头叠成的炉灶中以干稻草、树枝生火烧水。
「火生起来了,她手脚俐落地去洗杯子,杯子洗干净之后,刚好水也烧开了,就去拿茶叶来泡茶。听到记者与春芝的对答,就知道她平常捨不得喝茶,但是客人来了,就要拿好茶招待,让人好生疼惜。慈济人临走时想牵着春芝的手走到门外,她还懂得请慈济人先走,自己殿后送客,唱歌道别,歌声很悠扬,让人听到她的纯真。」上人叙述,春芝在外放牛,若是牛不听话,她也只是拿起树枝打在牛旁边的石头上催促;待牛吃饱了,她也会顺道将邻居的牛一起赶回,小小年纪,却很有爱心,很懂得做人的道理。
上人赞许:「贵州孩子的生活都是自己料理,即使房子裂缝处处,他也把家里整顿得干干净净,收拾得很整齐,很有生活礼节;礼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能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得很整齐,这就是礼。『礼』也是『理』,是人的根本道理;不只将自己的身体仪表料理得干干净净,就是所住的空间,也要有条有理,这样才是成功的教育。」
智慧如防火墙,阻止恶念入侵
「现在的学校教育,总是教孩子学『聪明』,聪明知识不一定都是善的,有些人会『聪明犯罪』,假如是非分得很清楚,就绝对不会去犯错,这才是有智慧。智慧像防火墙,无论大环境如何混乱、恶浊,有智慧的人就像有一道防范的高墙,不会让罪恶的念头进到心灵之中。」
有些家长让孩子去补习外语、才艺等等,因为期望甚高,相对地孩子的教育费用也是父母的一大负担,有的还让孩子去学习国际礼仪。上人认为,这种种的知识教育,都只是让孩子「学聪明」,应当要让孩子将聪明转成智慧;礼仪课程能够调整孩子的行仪,但也应调整孩子的心。
「孩子本就具有天真本性,是因为受混乱的社会环境影响,把本性熏染偏差,也乱了轨道。此时唯有以人文相互熏习,才有希望。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向下扎根,扎稳根本之道,所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都在『理』与『礼』之中。」
「我们要立志做一个真的有品质、有品德的典范;慈济人要当人间菩萨,就要做出『人品典范』,医师就要志为『人医典范』,人文工作者要志为『人文典范』,教育工作者要志为『人师典范』。慈济人的美是『质』的美,只要我们固守天真本性,自然就是美。」
上人指出,「心宽就是善」,放宽心胸,容得贤与能;「念纯就是美」,像小春芝一样,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守住纯真本性,举止动作都是美!「我们努力的空间还很大,现在应该要提倡礼貌运动,社会不能丧失『礼』;礼若失,理就失,会淡化人们本具的道德观。」
证严上人开示于2006年6月24日
本文摘自:《证严上人衲履足迹》2006年夏之卷
http://tw.tzuchi.org/images/M_images/indent1.png 分享本文给好友:
http://tw.tzuchi.org/plugins/content/usbp_images/glossy/stumbleupon.png http://tw.tzuchi.org/plugins/content/usbp_images/glossy/yahoo.png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modules/mod_janews_fp/ja.news/next.png |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modules/mod_janews_fp/ja.news/prev.png |
---|
前一篇:一手动时 万万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