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与粗石

标签:
慈济感恩仁爱诚敬心灵健康中国瑜伽教育 |
分类: 心灵健康(感恩尊重爱) |
钻石与粗石
2010 三月
11日
佛陀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地精进;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生所走的道路往往坎坷不平,更常会遭遇到人事的困扰。
感恩人事磨练 让内在自我发光
世人贤愚不同之处就在于:困境到来时,能否保持一心不乱,仍然精进向善?这必须有忍辱的功夫,倘若不能忍耐,一旦听到别人说了不好听的话,或是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气馁,那怎么会进步呢?所以,「精进、忍辱」可练就我们内心的一股定力,有这股力量自能促使我们产生智慧、众善奉行而无事不成。可见智慧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要自己用心去磨练启发。
有一次,有人来向我诉说他心中的委屈──朋友如何地磨难他,让他充满烦恼。我就问他:「你知道钻石从哪里来的吗?」他说:「从矿石里出来的。」我说:「矿石也是石块吧!要如何把矿石变成钻石?」他说:「要磨啊!」我说:「对!同样是石头,一块是磨人的石头,一块是被人磨的;请问你要做哪一种?」他想了一下,立即恍然大悟,很高兴地说:「师父,我懂了,我应该耐心地接受别人的磨练,才会变成有价值的『钻石』而发出光芒;磨人的石头只会减损,是一块粗石。」
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抱着感恩心,接受人事磨练,并且要感恩对方给予磨练的机会,这不就是智慧吗?智慧就像钻石,但它包在心地的矿藏内,若不经过切磋琢磨,又怎能让本质的光彩显现于外呢?
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自我锻鍊出真正的耐力,经得起磨练,抱持着恆常心不断地精进、付出。「付出」也是一种动力,可以彼此带动、提携;若在人事中还能观照自我,时时调整好自己向善的心念,更加用心地付出,自然就能从「做中觉」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上人开示于1992年5月14日
http://tw.tzuchi.org/images/M_images/indent1.png 分享本文给好友:
http://tw.tzuchi.org/plugins/content/usbp_images/glossy/stumbleupon.png http://tw.tzuchi.org/plugins/content/usbp_images/glossy/yahoo.png
感恩人事磨练 让内在自我发光
世人贤愚不同之处就在于:困境到来时,能否保持一心不乱,仍然精进向善?这必须有忍辱的功夫,倘若不能忍耐,一旦听到别人说了不好听的话,或是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气馁,那怎么会进步呢?所以,「精进、忍辱」可练就我们内心的一股定力,有这股力量自能促使我们产生智慧、众善奉行而无事不成。可见智慧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要自己用心去磨练启发。
有一次,有人来向我诉说他心中的委屈──朋友如何地磨难他,让他充满烦恼。我就问他:「你知道钻石从哪里来的吗?」他说:「从矿石里出来的。」我说:「矿石也是石块吧!要如何把矿石变成钻石?」他说:「要磨啊!」我说:「对!同样是石头,一块是磨人的石头,一块是被人磨的;请问你要做哪一种?」他想了一下,立即恍然大悟,很高兴地说:「师父,我懂了,我应该耐心地接受别人的磨练,才会变成有价值的『钻石』而发出光芒;磨人的石头只会减损,是一块粗石。」
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抱着感恩心,接受人事磨练,并且要感恩对方给予磨练的机会,这不就是智慧吗?智慧就像钻石,但它包在心地的矿藏内,若不经过切磋琢磨,又怎能让本质的光彩显现于外呢?
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自我锻鍊出真正的耐力,经得起磨练,抱持着恆常心不断地精进、付出。「付出」也是一种动力,可以彼此带动、提携;若在人事中还能观照自我,时时调整好自己向善的心念,更加用心地付出,自然就能从「做中觉」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上人开示于1992年5月14日
http://tw.tzuchi.org/images/M_images/indent1.png 分享本文给好友:
http://tw.tzuchi.org/plugins/content/usbp_images/glossy/stumbleupon.png http://tw.tzuchi.org/plugins/content/usbp_images/glossy/yahoo.png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modules/mod_janews_fp/ja.news/next.png |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modules/mod_janews_fp/ja.news/prev.png |
---|
前一篇:社会之福
后一篇:该做的事多,慈济如何决定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