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先贤之后

(2010-04-17 22:33:21)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灵健康(感恩尊重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习了。感恩分享!
原文地址:先贤之后作者:学平画廊

先贤之后(选摘)

2009.09.30报刊文摘(摘自925日《羊城晚报》作者莫小米)

根据最新修订的《孔子世家谱》,孔氏族人超过200万。朱熹家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有800万人,都赶上一个小国家的人口了。这么多的先贤后裔都在做什么?大抵是开发旅游,招商引资,谓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弄过了头的,百姓讽之为骗子搭台,孙子唱戏

我知道一个中年农民,名范国良,文化不高,貌不惊人。他是范仲淹的后裔,他知道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开大货车谋生,赚了不多的一点儿钱,把家搬到了县城。

他回到儿时的小山村西坞。长了几百年的乌冈树青枫树没了,砍了烧炭卖了。水土流失了,溪也脏了,水也浑了,塑料袋花花绿绿到处都是。他想学学先祖范仲淹,大年初一召集村民开会,动员大伙拿出点儿钱,尤其是外出做生意的几个人。大年初四开始带领全村人搞卫生,清塑料垃圾,然后请来工人,建公共厕所,修拖拉机路,大伙凑的钱花光后,他个人还欠了几万块的债。之后年年如此,过年全体搞卫生,修路,保卫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范国良不是党员,不是村干部,家里条件一般,做好事影响了赚钱。老婆有意见,兄弟不理解,他活像与风车打架的堂吉诃德。连记者在考虑选题时都不放心地事先确认:这个人,有没有毛病?

 

大家都这么做(选摘)

2009.09.30报刊文摘(摘自 9 24日《今晚报》作者李阳波)

有一个六岁的小孩,当他的父亲超速被警察拦截时,他正坐在车上,亲眼看见父亲递了五十元钱给警察。父亲笑着对他说: 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 

他八岁时,家族成员商量怎样逃漏税。伯父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 

他十岁时,妈妈带他去看魔术,多塞了十块钱给售票员,他们就有了两个座位。妈妈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 

他在十四岁时参加足球比赛,教练教他在阻挡别人时,如何躲避裁判的目光,去抓住对方的衣领。教练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他十六岁去超市打工,经理要求他将过熟的草莓放在盒子的最下层,把好的铺在上层。经理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他十八岁参加毕业考试,有一位学长告诉他花100元可以得到试题答案。学长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结果这个小孩被校方查获,被学校开除。当他满怀挫折地回到家,父亲、母亲、伯伯、教练、经理等人都来探望他,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么乖的小孩,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呀! 

人们常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找借口,虽然一时看似有利可图,但最终要为此付出代价。

    

万州砍树流水线触目惊心(选摘)

2009.10.14报刊文摘(10 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盗伐林木活动异常猖獗,从砍伐、收购到运输、交易直至加工制造,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链条。这个庞大的网络造就了大批富翁,而背后是每年数以万计的树木被非法砍伐。

鱼背山水库周边林地山脊以内区域属于禁伐区。但一进入该区域,砍伐迹象便随处可见。…公路通达的地方,砍树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第一批倒下的就是那些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松树、大柏树。

在记者多日走访的区域,的确很难找到胸径在25厘米以上的大树,树林里,随处可见新鲜的或开始腐烂的大树桩。

为什么这么多人置法律规定不顾,砍伐前辈留下的生态遗产?…对于农民而言,卖树能获得可观的收入。而木材贩子的收入则更可观,凭借此道跻身百万富翁行列。当地可能有数百人在这个行当中淘金,成败取决于胆量、运气以及方方面面的关系

因为经济利益,木材加工厂对木材有着巨大的客观需求,激发了当地大批木材贩子的热情,他们又将这种热情传递给林区的农民,最终形成了砍树流水线。木材黑市也在利益驱使下,逐步成长乃至兴盛。

 

诚信困境(选摘)

2009.10.26报刊文摘(摘自《社会学家茶座》作者翟学伟山东人民出版社张立升主编)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什么朋友要有信呢?因为在这五种关系里,朋友是最不确定的。长久性、固定性都没有,怎么保证这中间没有虚情假意、背信弃义呢?

…我们吃鸡蛋,总不会只吃亲戚家的鸡下的蛋吧;我们收藏古玩,总不至于指望鉴定师是自己的爹吧,这里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来保障信任的可能,而非道德修为来让人产生负疚感。但到了今日,问题还是来了,你最好就吃你亲戚家的鸡蛋,你也最好有一个搞鉴定的爹,否则你就遇到假了,或被骗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给钱,也是。这样一种形势,诚信危机不来才怪了。

 

太过在意的危害(选摘)

2009.10.26报刊文摘(摘自《视野》第21 作者 许常)

心理学家把一只经过测试很聪明的猴子关到了笼子里,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东西。第三天,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放在离猴子很远的地方,又拿了一根长长的带着铁钩的竹竿,放在笼子外猴子伸手可及的地方。然后心理学家问大家:这只饥饿的猴子会怎么做呢?

结果是,猴子因为太饿,太想吃到那串香蕉,它一心一意地伸长手臂去抓香蕉,所以根本就没留意到自己身边还有一根可以利用的竹竿。最后,这只猴子也没吃到香蕉。

心理学家说:你太在意一件东西,就往往会犯错误,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其实,什么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太想恋爱,想让我们爱的那个人一样地爱我们;当我们太想升职,认为自己多年的辛苦只能靠这一次机会来回报……每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战战兢兢,失去了惯常的水准,甚至不可避免地做出事后追悔莫及的蠢事。所以,当我们太过在意一时得失,让自己拼命钻进牛角尖、或在一团混乱中泥足深陷的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那只几乎要饿死的猴子——它本来,是可以吃到那串香蕉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