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现在在研究金融的时候,让我感触特别深的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每天能够多花一块钱,给我能够带来的享受、改善我的生活、整个人的幸福感,跟今天我多花一千块钱相比,要高很多,所以那个时候的一块钱的花费,能够给我带来的新增的幸福感和享受感,跟今天我一天里面多花一千块钱,或者是多花五千块钱能够给我带来的多余的享受感相比的话,前者要高出去很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呢?
我是觉得任何一个社会,金融的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哪怕不去管那个金融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能够帮助企业融资、帮助多少,即使把这些抛开不管,对于改善一个人的生活来说,这个意义也是非常大。换句话说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那个时候能够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把我未来的收入预期的一部分变现到1979年、1983年、1982年的时候去花的话,那么对于我整个一辈子的幸福感来说,这个可以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帮助,是不是?
但是正因为在中国社会,即使到今天,金融、证券还是非常的不发达,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间就会出现什么局面呢?就是您最能够花钱、最想花钱、通过花钱得到的享受、得到的好处最多的时候,也就是说最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恰恰是你最没钱的时候,而等你四五十岁了,你终于把过去的收入累积起来了,有钱了,收入又比较高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年纪又越来越大了,所以你不想花钱,你最不想花钱,通过花钱得到的享受最低的时候,恰恰是你钱最多的时候,所以这样的话,这种在金融、证券不发达的情况之下,一个人没办法去利用这种金融工具,把一辈子的整个的消费和收入的做一个更加平滑的互相补充的安排,使得一个人不至于年轻的时候最没钱花,年纪大的时候最有钱,但是最没时间、而且最不想花钱去享受的时候,恰恰是你的钱最多的时候,所以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非常不利于每一个人一辈子整体幸福的最大化的一种状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