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積電(2330)的財報本色

(2009-10-28 19:36:22)
标签:

感恩

诚敬

仁爱

智慧

财经

投资理财

股市

分类: 药师经财富健康(投资理财)

台積電(2330)的財報本色

 

張漢傑

作者簡介:秘書長
大象會跳舞 台股的旗艦  台積電(2330
台積電於民國八十三年九月五日上市掛牌至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底已屆滿九年有餘,在這段不算短的期間締造了多項台股的新紀錄,分別有:
一、獲利能力最強。從掛牌當年至九十二年第三季累積共賺進2,333億元,市場無人能出其右。
二、配股能力超強。從掛牌當年至九十二年股利都是配股,而且只有民國八十八年資本公積配股0.24元,其餘皆是盈餘配股,長期無償配股也是無人能比。
三、股本與淨值最大。截止九十二年第三季實收股本2,026.6億元,股東權益3,129.7億元,為市場最大,金控公司如國泰世華(2882)與兆豐(2886)也無法比擬。
四、總市值最大。截至九十二年十一月底收盤價63.5元計算之總市值為12,869億元,佔台股上市公司總市值12.35兆元的10.42﹪。
五、外資持股數最多。截至九十二年十一月底外資持股數高達11,161,657千股,持股比率55.07﹪,已經成為外資公司了。

台積電可以勝出高高在上,其成功的因素很多,無法一一逐列,簡而言之,就是「人」、「財」、「物」的緊密結合,亦即卓越的經營團隊、厚實的財務實力、與優良技術產品三合一的互助互補。此其中讓外部人長期可以清楚看到的就是不會虧損的高獲利能力(民國八十年以來不曾賠錢),能夠長期維持高獲利的公司雖然不在少數(如台塑、南亞與台化公司),但如台積電在股本規模超大之際,尚能吸引外資持有過半股權就誠屬不易。看看競爭對手聯電(2303)股本也達1,614億元,但獲利與股價就是始終落後一半。

從外部人的角度觀察,兩家公司的領導者都很有能力,才德兼備,產品定位也很清楚,但這些因素並不易充分了解掌握。外部人可以看見的是它們定期揭露的財務報表及其相關資訊,財報就是成績單,就是評分表,外部人據此可以理性判斷,合理懷疑,作出滿意的投資決策。台積電的長期高獲利的確是事實,但我們很好奇的是為何在民國八十九年高獲利與高每股盈餘之後,股本因合併德碁與世大而大幅增長,致每股盈餘大幅下降,但年均價與年平均本益比仍位居高檔不衰?為何外資在股市低迷與獲利衰退時,仍打死不退還持續加碼?顯然的,台積電長時期能夠維持高股價、高本益比與高總市值的並非只依賴每年的高獲利,更重要的是由高獲利所衍生的充裕現金流量,造就精壯體質進而持續本業投資,並充分揭露快速真實的資訊與外部分享,因而產生以誠為本,以信為用的經營理念。因為有能力讓「盈餘」與「現金」透明的週而復始運轉,所以外部投資人可以安心與放心的持有,而盈餘與現金的流轉過程就是財務報表的根本核心,我們發現台積電的財務報表真的有此特色,而且始終如一還沒褪色,若將其財報與總市值比較,可謂是「經典內在,驚艷外在」,因此值得我們重視財務報表在投資上的運用。 

財務報表不是只有損益表
一般投資人對財務報表都不陌生,但對其中的各項報表之投資運用,似乎無法連結,或是有所誤解,亦或被誤導。常常我們最容易聽到看到的是,某家公司這個月營業收入有多少,成長多少,或是這家公司本月、本季或本年盈虧多少,上半年或今年每股盈餘(EPS)如何,這些都是屬損益表的訊息,這些訊息對股價短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期間不會很長;相對的,我們很少看到或聽到說這家公司的應收帳款太高、存貨週轉太慢、長期股權投資管理不善、長短期借款太高、庫藏股太多、與股本擴充太快等相關屬資產負債表相關科目影響未來損益之問題。即使如前述本期或本季之盈虧,有多少來自正常營業或營業外損益,都會影響股價程度,但卻很少論及。因此就單憑有多少盈餘就能成就股價多少,可能會陷入股價的迷思中,更重要的是要關心盈餘的品質,及產生盈餘續航力的能量。

盈餘的品質與能量並無法在損益表中完全被發現,而是在資產負債表中才能找著,或是從現金流量表補充說明。誠如上述台積電的案例,在表二中,民國八十三年底與九十二年第三季之比較資產負債表可以很清楚看到,經過了近九年,現金、約當現金與短期投資從當初近35億元增加到944億元,資金能量不亞於銀行或大型投信規模,其佔總資產的比例高達24.7﹪,再比較長期股權投資亦僅佔總資產的9.1﹪,而且都近乎本業投資,固定資產淨額經過長年折舊後仍高佔總資產的50.3﹪,另外低負債與高自有資本率亦屬不易,凡此數據比例與金額皆優於過去,而且不會因高獲利而胡亂投資,這種資產負債表代表著下列含意。
一、透明清淨,簡單易懂。從現金與長期投資科目得之。
二、厚重長大,安全穩當。從零負債與高自有資金得之。
三、根基札實,繼往開來。從高比重固定資產淨額得之。
四、誠信經營,管理健全。從長時間資產負債之優良配置組合得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