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禪,但願,活在禪裡

标签:
杂谈佛教瑜伽 |
分类: 心灵健康(感恩尊重爱) |
我不懂禪,但願,活在禪裡 | |||
一位朋友在四十五歲生日前夕辭去高階主管,這個從職位、前途發展性看來都讓人稱羨的工作,怎會留不住他?我好奇不解,約他出來喝咖啡。透過淡然卻踏實的口氣,他告訴我,因為接觸禪修,有了不同的人生想像。 以前,經常聽聞禪修的好處及改變人的影響力,只是,什麼是禪?對我這個不喜拘束、自由慣了的人來說,始終是個思想概念層次的領域,雖知道有禪這項修行,卻覺得那是難以理解的文字與行動,與我遙不可及。 從朋友的抉擇分享中,我對禪有了另一種態度。他說,禪不是謎,只是一套簡單的修行方法;它是一種價值觀,幫助察覺自己,發現了真實的人生。因為這樣的頓悟,他才恍然了解「工作就是工作」。所以,在工作中,他要做完全、真正本性的自己,不再做以前那個為了把工作做好的自己。 原來,禪可以真實地與生活結合著。我的朋友,從禪修中找到工作中的自己。 回想自己修「寂靜禪」的打坐經驗︰師父說,靜心聆聽後會先聽到大海澎湃的聲音,最後終歸寂靜。急躁的我為達這個境界—聽見寂靜,於是死命想像,結果什麼也聽不到,只換來一陣盤腿後的酸麻。我把禪當作了一種目標,以為只要努力想做到就能達成;但事實上,禪是要專注發現自己。 朋友接觸禪修的機緣,解開他中年健康不佳、情緒壓力的疑惑,甚至找到快樂、自在的歸所,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我雖然對禪一知半解,但卻欣慰朋友能有這樣的良師相伴。 其實,每個人都該在工作或生活的歷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禪師」。禪修是一種選擇,但生活中的「禪師」不見得只能從禪修中尋得。找一位可信賴的長者、導師;發現一個感人故事、勵志向上的典範;或是前一刻哭、後一秒鐘就破涕為笑的快樂稚童,都可能為自己深陷苦惱的當下,轉化出光明積極的能量。這,也是一種禪吧。 我不懂禪,或許今天開始,我會重新領會,可能就從呼吸開始,感受真實的自我是什麼。 |
|||
|
|||
|
前一篇:让车尊重人
后一篇:禪修可改變你的工作和生活